第449章 445.社戏<b />
看到热搜后点进来的网友们先是一脸懵逼。<b />
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埃<b />
再看热搜话题里的内容,聊的这么热闹,好像很有趣的样子埃<b />
纷纷好奇起来,跑去回帖发问,到底在说什么埃<b />
其他人则很热情的安利。<b />
在一片其乐融融中。<b />
话题的热度越来越高。<b />
不需要再引导了。<b />
自发的就有不是骆一航安排的人过来发内容。<b />
比如一个在天汉旅游的博主,就发了他的视频vl。<b />
看了之后却让人情不自禁的嘴角翘了起来。<b />
情节很短,内容有些幼稚,又有些无厘头。<b />
丰收节,多好的名字啊!<b />
——<b />
后来,有人贴出了鲁迅文章《社戏》的节眩<b />
话音未落,隔着田埂冒出另一个老汉,喊了声“滚球,老子的甜米才是魁首。”<b />
一片山清水秀中。<b />
“十里八乡的一块评,你评我家的,我评你家的,反正老汉的虾肯定最好。”<b />
老汉笑的可开心了。<b />
“老子的甜米才最好。”<b />
老汉回答说,丰收节咯,咱农民的节,村里让捞些虾,带过去给乡亲们尝尝,老汉养的虾,肯定夺个魁首。<b />
丰收、高兴、显摆、自豪、期待、老子天下第一。<b />
博主好奇了,“老伯魁首是什么啊,你们要比赛么?”<b />
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b />
看到丰收景象发自内心的高兴。<b />
刻在血脉里的种田基因已然觉醒。<b />
博主问他,为什么笑这么开心埃<b />
“……”<b />
“就是比谁家东西好,比哪個村种出来的东西香。”<b />
有一处水塘。<b />
“那是谁来评比啊?”<b />
视频在两个老汉乐呵呵的争吵中结束。<b />
一位老汉,拿着小网子捞小虾。<b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b />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b />
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b />
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b />
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b />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b />
上过课本的文章,唤醒了大家的记忆。<b />
有吃的、有玩的还有唱大戏。<b />
这丰收节庆典,跟以前赶大集逛庙会好像埃<b />
猛然回想,已经有很多很多年没有逛过热闹的大集了。<b />
一下子有了具象。<b />
无数人开始在话题里书写起小时候期盼着去集市,看热闹的记忆。<b />
情怀啊,一直都是大杀器。<b />
话题的热度越来越高。<b />
发帖讨论的内容也越来越和谐。<b />
成为互联网上难得的一片净土。<b />
大家在里面聊着小时候的故事,聊着故乡,聊着风俗,聊着收获的季节。<b />
聊着原来还有个农民丰收节啊,专属于农民的节日。<b />
聊着天汉把丰收节搞的好大啊,看着就热闹。<b />
天汉在哪里来着?<b />
天汉有什么特产来着?<b />
天汉好玩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