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方向了。<b />
“那么,首要的问题是,马专家,麦芽糖有没有办法快速扩大产量?” 现在发麦芽的工作都是马志涛在做,因为发麦芽和种蘑菇需要的环境差不多,都是遮阴通风保持湿度。<b />
他在蘑菇房里分出一块区域,每周发一批麦芽,长成后收割掉做成麦芽糖。<b />
当然,制作过程是用机器。<b />
马志涛回答说:“可以扩大,非常简单,咱们蘑菇房利用率还没有达到最高,有空间。即便现在的蘑菇房不够了,再盖一间蘑菇房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其他无外乎就是增加人手。”<b />
有好几百亩空地呢,再盖个一千平米的蘑菇房根本不是事,无非就是花钱么。<b />
加人就更简单了,发麦芽收割熬糖工序并不难,那么多嗷嗷待哺的小娃子盼着老骆家招工呢。<b />
马志涛表完态,表情却很怪异,很是疑惑的样子。<b />
“老板,咱们的蔬菜啊辣椒啊品质好是因为土壤菌群,可这麦芽,明明不长在土里啊,怎么做的麦芽糖也这么好?”<b />
终于。<b />
这个漏洞还是被发现了。<b />
当初想的不够长远,随手就弄了麦芽,其实还有蘑菇这两个不在土里长的作物。<b />
后来杜教授来考察,套上了土壤菌群的外壳。<b />
但是麦芽蘑菇就套不上了。<b />
蘑菇大量生产的时候,搞了个补丁,用自家的玉米杆和大豆秸秆。<b />
然后前些天想用的草,也是在这个补丁上再打补叮<b />
而麦芽,实在是没有地方打补丁,而且太容易被忽略。<b />
就没管他。<b />
现在猛然要大量用,自然就暴露出来了。<b />
真正的原因骆一航知道的清清楚楚,聚灵阵嘛,灵气嘛。<b />
但是不方便说。<b />
而且还要倒打一耙。<b />
“我不知道啊,我又不是学农的,你马专家才是专业的,应该是你告诉我才对。”<b />
“这个……”马志涛还真觉得挺对。<b />
又看向罗少安。<b />
罗少安赶紧摇头,“别看我,我才初中毕业。”<b />
再看向褚杰。<b />
褚杰也摇头,“我学计算机的,农业完全不懂,要不你问时娟。”<b />
“好了好了。”骆一航拍拍手,“反正现在它就是品质好,用就对了。总不能是空气吧……”<b />
话音未落。<b />
马志涛突然一拍大腿,兴奋道:“对啊,空气,伱们感觉到没有,咱这里空气特别好,含氧量肯定高,空气也能影响作物生长的。还有水,咱们用的都是小河里的水,这水是山泉水,矿物质微量元素什么的八成很丰富。杜教授不是说了么,咱们土壤里的菌群是小环境引起的,空气和水也是小环境的组成埃”<b />
“……”骆一航都无语了,多强大的脑补能力啊,竟然给圆上了。<b />
——<b />
“好好好,学术上的事情咱们先不深究。原料问题解决了,咱们继续说下一个问题。”<b />
“咱们产品的核心是什么?”<b />
骆一航又拖过一张白板,在上面写下了【核心】两个字。<b />
罗少安马上举手发言:“是咱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品质好,随便加点做什么就特别好。”<b />
“不对,你说的这是基矗”骆一航表示反对,并解释说,“基础具有普遍性,是存在的保障。而核心具有特殊性,则可能随着条件和环境变化而有所改变。”<b />
这就涉及到了罗少安的知识盲区,两只眼睛透露着迷茫。<b />
唉,知识储备不足啊,等有空了非得逼着他多念书,哪怕考个自考大学呢。<b />
罗少安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已经充满了“灰暗”,自己不明白转头就去撺掇褚杰。<b />
褚杰想了想,有点不自信,小声回答说:“质量?”<b />
骆一航还是摇头,“不对。”<b />
然后公布答案。<b />
在白板上写下两个字——【信任】。<b />
然后在边上引出一条线,再写下【透明】两个字……<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