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随着灯架落地的时候很小心,因为他要护着身后的背囊。<b />
所以,他虽然知道身后是一座亭,却根本不曾抬头看过。<b />
杨沅站定了身子,见马车已被破坏,心中一宽,立即沉声道:“走!”<b />
矢泽花音和椿屋小奈二话不说,转身就走,飞快地遁向街巷之中。<b />
这执行力……<b />
杨沅相信,如果换成他其他的女人,绝不会走的这么干脆。<b />
她们会担心杨沅一个人能否对付这么多的高手,会想着帮他一把或者在危急时策应他逃走。<b />
可花音和小奈不会这样想。<b />
并不是她们一根筋,而是她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就是:绝对的服从。<b />
对主公的绝对服从,对她男人的绝对服从。<b />
“砰!砰!”<b />
车厢内忽然传出两声撞击,秦桧打不开已经撞变形的轿子,便从小小的窗口,探出了他阴鸷的面孔。<b />
看见前方站着一个道人,秦桧立即咬牙切齿地下令道:“杀了他,立刻给我杀了他!”<b />
何立和下了马的众护卫,踏着满地的火光,顶着飘零的雪花,自那撞开的一堵墙壁处,缓缓包抄过来。<b />
秦桧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b />
今晚这场刺杀,本是他一手策划,整个过程进行的都很完美,可是为什么最后他会遭到刺杀?<b />
在香积寺前,对他动手的分明就是两個东瀛忍者!<b />
眼前这个道人,在他看来自然也是忍者乔扮。<b />
这让秦桧惊怒交加,难道倭国人是想借机杀死大宋帝、相……<b />
可是杀死大宋帝、相,造成大宋动荡又如何?<b />
难不成倭国如今已经强大到可以跨海夺国了?<b />
秦桧满腹疑云,但现在却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b />
援兵很快就到,他必须得抢先把眼前人杀掉,绝不能让此人落在其他人手中。<b />
忽然,秦桧目光一闪,若有所觉。<b />
他蓦然抬起头,就看到那道人背后,因为飘零的雪花显得有些迷离的一方匾额:风波亭。<b />
秦桧目芒一缩,手指下意识地一颤,丝滑的窗帘儿便从他指间滑落下去,遮住了他的视线。<b />
这座亭,是他深为忌惮的一处所在。<b />
自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那天以后,这座亭子便和一位将军,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一起成了扎在秦桧心头的一根刺。<b />
“天日昭昭!”<b />
“莫须有!”<b />
“天日昭昭!”<b />
“莫须有!”<b />
那人临终之时,满腔悲愤仰天大呼的四个字,和他冷冰冰回答韩世忠的三个字,反复在他脑海中回响着。<b />
一股莫名的寒意,突然袭遍他的全身,让他汗毛直竖。<b />
他想离开这儿,他不愿意在这里多待片刻。<b />
可他挣扎了半天,那扭曲变形的“牢笼”,还是打不开分毫。<b />
秦桧颓然坐回到椅褥上,连屁股底下的伤痛都顾不得了。<b />
他有一种可怕的预感。<b />
他知道,很多人在暗中诅咒过他不得好死。<b />
现在,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个诅咒,似乎要成真了!<b />
……<b />
杨沅漠然看着缓缓向他逼近的秦府护卫,慢慢解下肩头的系带,把那背囊轻轻放在了地上。<b />
然后,他的手搭上了腰间斜插的那口刀。<b />
那是一口可以破甲的环首直刀。<b />
他在刀和枪这两种兵器上浸淫最深。<b />
这口刀,就是他大哥教他刀法时,所送给他的那口刀。<b />
他在青石巷的宋家小院里,曾经有三百多个夜晚,就是用这口刀,在他大哥的指点之下,一点点地磨砺刀法。<b />
而今,拥有深厚的蛰龙内功,他的手眼身法步比之当初,已不知强大了多少倍。<b />
大哥亲手修理的那棵小树,现在已有参天之势了。<b />
杨沅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去,用着最平稳的呼吸,挥动最冷静的刀,迎着他的敌人,用极富韵律的步伐,冲了上去。<b />
雪在飘,火在烧。<b />
人影绰绰,刀光霍霍。<b />
有锋利的刀刃切割开肉体的声音,有钢刀斫入坚硬的骨头的声音,<b />
有垂死之人绝望的惨叫的声音,也有因为恐惧而疯狂咒骂的声音……<b />
杨沅就像是回到了青石巷的后街小院儿。<b />
前堂里,客人高声点着菜名。<b />
厨下,鹿溪笃笃地剁着肉馅,<b />
街巷上,有小贩沿街叫卖着时令花。<b />
隐约的,计老伯正中气十足地骂着老苟叔,<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