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老爹、邓大娘夫妇被一群如狼似虎的恶吏从“水云间”酒家门口打散,当场就跑了一多半。<b />
那些捕快是最懂得怎么打人的,他们能打得你痛彻肺腑,满面血污,却还一个重伤都没有。<b />
最后只有五六个人逃到了纪家桥上,这才怆怆惶惶地站住。<b />
“还有王法吗?啊?还有王法吗?”邓大娘悲愤地仰天大呼起来。<b />
跑的最快、挨打也最少的樊冬这时候又精神起来,气呼呼地叫道:“娘,咱们去临安府告状去!<b />
“我就不信了,天子脚下,还能由得他们如此猖狂!”<b />
樊二叔马上又卖弄起了他的常识:“不可以越级上告的,我们去了,临安府也不会受理。<b />
“此地归属钱塘县管辖,我们要告,也得去钱塘县衙告状鸣冤才成。”<b />
旁边一个亲戚抹了把鼻子里流出来的血,一张脸登时涂成了大花脸。<b />
他垂头丧气地道:“二叔,要不咱们算了吧,常言说强龙不斗地头蛇……”<b />
樊二叔阴恻恻地道:“她不仁,就别怪咱们不义。<b />
“姐,要我说,咱们也别指望从她那里拿好处了。<b />
“她既然绝情绝义,咱们就去钱塘县告她一女二嫁,让她落个鸡飞蛋打!”<b />
樊老爹担心地道:“能告成么?她那个相好儿是個官人,会不会官官……”<b />
邓大娘冷笑道:“咱们不是打听过了么?她那相好儿也不算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官。<b />
“在人家县太爷面前,他能有什么面子?<b />
“再说了,就算他们想官官相护,那小贱人不也得拿出钱来上下打点?”<b />
樊冬满脸戾气地叫:“对!就算咱们落不着好儿,也不能叫她好过,得让她出出血!”<b />
旁边几个亲戚面面相觑。<b />
去告她却落不到什么好处?那我们去干什么呀。<b />
几个亲戚顿时打起了退堂鼓,随便向他们托辞几句便丧气而去。<b />
很快,桥头就只剩下樊老爹、邓大娘,樊二叔、樊冬和邓家大舅了。<b />
“他们不去拉倒,咱们去!”<b />
邓大娘骂骂咧咧地诅咒着那些怯阵离开的亲戚,领着这些铁杆直奔钱塘县衙。<b />
钱塘县里,刘参军正与钱塘县尉陈义博并肩坐在上首,隔着一张小几,谈笑喝茶。<b />
陈县尉管理着钱塘县的司法治安,刘参军自然是直接来找他打招呼。<b />
这么点事儿也不值得越过县尉去跟知县说。<b />
他们二人都在临安做官,又是上下两级官署里正对口的官员,本来关系就很熟捻。<b />
刘参军把请他关照“水云间”酒家的话一递过去,陈义博马上就想到了两个月前“水云间”酒家方掌柜的溺水事件。<b />
那件事就是他经手勘探审理的,最后判定是酒醉溺水,意外身亡,与他人无涉。<b />
当时,他也见过那个刚过门儿就变成了小寡妇的丹娘,如今还有些印象,记得非常妩媚,确实极具韵味。<b />
这位知府衙门的司法参军特意跑上门儿来,拜托他关照“水云间”的那位酒家小娘子……<b />
这里边……<b />
陈县尉微微一笑,他好像发现了刘参军的一个小秘密呢。<b />
不过,风流雅事也,倒也不必说破。<b />
陈县尉笑眯眯地就答应了下来。<b />
二人正谈笑风生,樊老爹一家就赶到了县衙门。<b />
其实就算是知县衙门,也不是你想告状就能随时告的。<b />
你以为县衙门整天处理的就是审案断案这么点事儿?<b />
衙门里要处理的民事、农事、商事一箩筐,繁琐的很。<b />
除非你是恶性刑事案件,比如大街上有人明火执仗群殴打架啦,某处发现一具尸体啦,这种情况才可以随时去县衙里告状。<b />
其他的民事纠纷,你得等官府“放告”的日子才能去告。<b />
每年里一个县衙一共也就“放告”三五十天,其他时间都是不受理的。<b />
很多民事纠纷拖不起,都是推给了族长、乡绅来仲裁的。<b />
不过,钱塘县可是天子脚下,谁在这里做官,都不希望治下出现比较大的乱子。<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