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省教委也发布了招生简章,才会对这次高考政策感到非常惊讶。<b />
因为根本就不合常理。<b />
反倒是现在陈凡说的这些,才更具备合理性。<b />
他抬起头看见杨队长几人的眼神,便点了点头,说道,“小陈说的有道理,今年确实是网开一面,正常情况下,明年多半会对政策进行调整,如果是和小菊她们一样的条件,应该是不具备考试资格的。”<b />
杨队长顿时眉头紧皱,“那以后就只有高中生能考大学?”<b />
陈凡笑了笑,“准确的说,是有高中毕业证的人,才有资格报名。”<b />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个早已消失在历史中的名词,“会考”!<b />
可能很多90后都没听过“会考”这个词,但是从90年代初开始,几乎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要经过“会考”关。<b />
会考的作用有两个,第一个可以视同为高中的毕业考试,也就是说,必须通过会考合格,才会颁发高中毕业证。<b />
而第二个目的,就是选拔符合高考条件的考生。<b />
只有会考合格的人,才有资格报名参加高考,连会考都通不过,就不要去丢人了吧!<b />
或许就是因为这一次高考,有太多学生交了白卷,对各地高考组委会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所以从明年开始,便会对高考资格加以限制。<b />
符合条件的,才有资格报名,否则还是别玩了吧。<b />
基于这种规则,后来便慢慢形成了会考制度,并在全国普及,直到后来高考扩招,从新世纪初开始,各个省份又陆续宣布取消会考。<b />
听到陈凡的话,杨队长三人彻底打消了请陈凡帮忙批量培养大学生的念头。<b />
主要是今年卢家湾的学生都考得太好了,一下子拉高了他们的期望和眼界,还想着让自家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能进大学。<b />
现在一听,得嘞,就算陈凡有这个本事,也挡不住政策拦路啊。<b />
更何况没听刚才陈凡说的第一个条件吗?<b />
必须是那块料,才能培养成大学生!<b />
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天赋的!<b />
老话说得好,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造也,如果不是那块料,就千万不要勉强。<b />
想到这里,杨队长便果断放弃,摆摆手说道,“算了,不提这个。”<b />
他将红薯皮撕开,三两口吞下,情不自禁地连连点头,“嗯,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个烤红薯,都比家里做的好吃。”<b />
陈凡也将红薯吃完,擦了擦手,笑道,“你别看只是一个烤红薯,其实里面的门道可不小,也要讲究火候、时长。<b />
用什么样的灶具、什么样的火力、需要烤多长时间最合适,中间要不要翻面,什么时候取出来,都是有技巧的,并不是说往灶膛里一塞就完了,那样肯定是一面烧焦,另一面还没熟透。”<b />
安全端着茶,淡定地吹着热气,“我怀疑你在说我。”<b />
陈凡瞟了他一眼,再看向杨队长,笑道,“其实这也是厨艺的一点小技巧。”<b />
顿了一下,他眯着眼想了想,再看看三人,说道,“黄莺、杨菊和刘丹她们三个在我这里,可不只是学了文化知识。<b />
烧陶、厨艺、酿酒、竹编、木工、服装,甚至包括建筑,都多多少少的学了一些。”<b />
说到这里,他又打了个哈哈,咧嘴笑道,“队长,有一点你确实没说错。”<b />
杨队长抬眼看着他,“哪一点?”<b />
陈凡笑道,“打扫卫生呐!”<b />
他说着指了指窗外,“刚才杨菊说的对,下面知青院里的牲口、菜地,然后这里的房子、院子,各种各样的事情还真不少。<b />
就靠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而且我现在还是卫生处派驻到卢家湾生产队的特派员,隔三差五的还得去地委汇报工作呢。”<b />
听到这话,包括安全一起,四个人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b />
陈凡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你们想安排人过来,也行,不过学习文化知识什么的就算了。之前我就跟杨书记他们说过,过了这一批,以后我不再管什么学习班的事。<b />
正常的学校教育就还是放在村小,以后也会慢慢扩建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校,至于那些副业培训,就放在大队部的学习室,老师就由现有的人员出任,一般情况下我也不会插手。<b />
不过呢,除了文化知识,我也还有几样拿得出手的本事,厨艺、裁缝、酿酒这些,要是你们安排人过来学,我也可以都教。”<b />
听到这话,杨队长三人瞬间兴奋起来。<b />
他当即一拍大腿,喜笑颜开地说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b />
没有学习的天赋,难道还不能学点其他本事?<b />
陈老师的本事都是可以养家、甚至传代的,谁要是能学到一门手艺,那可比进副业单位还要强!<b />
陈凡笑了笑,轻轻摆了摆手,再伸出三根手指,“人可以过来,不过咱们得约法三章。”<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