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农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没有报酬,但有保底待遇,衣食住行都由罗曼承担,诸多福利是自耕农享受不到的。两者孰好孰坏很难说得清,他们地位统一,都是劳动者。<b />
就当前来说,大多数底层农夫都想成为自耕农。<b />
垦荒条件艰难,只能住木棚,每天收集柴火,忍受风吹日晒雨淋,但还是压不住群众的热情——他们还是想把劲用在自家土地上,就算拉屎放尿都不能浪费在别的土地上。<b />
而且,开荒所需的物资也完全不用担心。<b />
每月从运河岸边领固定口粮,交给妻子做饭,自己就能哞哞的干活了。<b />
十字镐和铁锹断了?那就以旧换新。<b />
缺乏畜力和重犁?处理好前期清理工作,就能申请调用了。<b />
淋雨生病了、或者得了别的疾病,那就从医院带来一些大蒜素。治得好继续干,治不好埋土里。<b />
缺乏前期资金也可以向罗曼殿下借贷,购买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衣服被褥等生活物资。<b />
一年才涨五分之一的本金,种个四五年地就还回来了。<b />
罗曼也乐见其成,因为这真的很节约管理成本。<b />
只是最开始分配土地的时候有些麻烦。<b />
比如河流远近、肥沃程度、地形复杂等多种因素,这些细枝末节总能闹出来一大堆鸡毛蒜皮的事情。<b />
别看是鸡毛蒜皮,但在那帮蠢货眼里也是大于天,就算罗曼殿下当面,他们也敢壮着胆子下跪磕头,求一块靠近河流、土壤肥沃、易于开垦的土地。<b />
但罗曼从不出面,从不回应,他选择一刀切——你不种,有的是人种,给你这块地,你就把它打理好。<b />
最开始的问题解决了。<b />
但后续对畜力和重犁的资源分配也是个问题。<b />
僧多肉少,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清理好一片平坦的土地后,早一个月深耕和晚两个月深耕,那就是关系到能不能早点播种,早点种植早点收获。<b />
农业部的莫尔主要负责调解这方面的纠纷,主持公道。<b />
公道就是效率怎么快怎么来。<b />
因为罗曼对他是下了指标的。<b />
至于莫尔怎么调解问题就不在罗曼考虑范围内了。<b />
大型畜力没有,但犁有的是,没有牛马就不能靠人拉吗?<b />
如果拉不动就用钢铁农具再把地刨一遍。<b />
犁地的本质就是刨地,刨个十几二十公分的深度,把土壤耙碎,再划出沟槽,那就和犁一遍的效果差不多了。<b />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b />
迄今为止,罗曼往那些地区投放的自耕农家庭没法计数,共计三万多人——大多数都是去年引进的奴隶,有基础的稳定性。<b />
他们或是单身,或是刚结婚,但全都还没分配到砖房。<b />
毕竟有砖房的人一旦去开垦,这间房子可不会给他们留着。<b />
另一方面来说,因为支援丰饶城的基建,起源城的砖房建设速度更缓慢了,原本在后面排队的,就更往后排了。<b />
也因此,这帮人狠狠的分流了起源城的人口。<b />
而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力和他的家庭成员,在那些未曾耕耘过的土地上,半年时间就开垦了五万亩的土地,以极快的速度达到了罗曼的预期目标。<b />
但罗曼的投入也不少。<b />
种地的活有人干了,可基建的活得由他来。<b />
罗曼用大地图视野进行规划,给了他们道路设计图,但要将所有的开垦点串联起来,就要铺路、修桥、盖房子。<b />
所以建筑队的规模在扩大,一个建筑队的老师傅带着好几个新人,迅速扩张到五六千人。<b />
如今他们像是美容师,一点一点的将那些蛮荒野林妆点成一片片适宜的定居点。<b />
这就是改造自然。将不合适的环境改造成合适的环境,拓展生存空间。<b />
对于人类来说,没什么比这更伟大的行为了。<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