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工作,不能偷懒,否则和战俘享有同等待遇。<b />
如果表现好了,按照当前的建设速度,最晚的一批人要等到半年后就能拿到拿到户口本,有属于自己的房子。<b />
到了那时,他们也会自动脱离奴隶的身份。起源城是有居住规则的。<b />
而且居民部的管事会明确别人告诉这些规则。<b />
比如参军能直接拿到两座砖房,士兵在军队大院有一套房,起源城也会给其家人分配一套房。<b />
如果没有家人也无所谓,毕竟在军队大院有保底的一套房,物质丰富、薪资极高。<b />
另外,如果错过募兵,或者没招募上。<b />
那新建成的砖房会优先供应给有家庭的。<b />
如果没有家人,那就找个家人,去领结婚证,然后排队。<b />
否则就只能和别的单身狗共处一室了。<b />
这只能算是很正常的、将奴隶转化成居民的手段。<b />
人没有上进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b />
有上进心的人没有家庭也挺可怕的。<b />
所谓落地生根,就是要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羁绊,和这片土地不离不弃,同生共死。<b />
……<b />
罗曼下达了指标,制造两万个铁炉子。<b />
虽说工作量很大。但平摊到一千多人身上就不是个事了。<b />
那些铁匠是生产的主力,罗曼培养了一年多的铁匠学徒们如今都成材了,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工具进行金属加工。<b />
虽说没法单独敲出一块板甲出来。但有了锻锤和轧机,大多数人也没必要掌握手敲板甲的高等锻造技巧。<b />
这些学成的铁匠现在就可以带新一批的铁匠学徒了——也就是居民部挑选出来的这五百人。<b />
他们爆发的生产力不容小觑。<b />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轧机碾压出来的铁皮炉子,本身就是板甲级别的材料。<b />
罗曼没心思重新设计出一种新的铁皮材料出来。<b />
军用民用的界限很模糊,怎么快捷怎么来。<b />
这个冬天,煤铁镇的打铁棚就没干别的事情。<b />
要么是敲板甲,要么是造铁炉。<b />
两者都开始大量普及。<b />
不止是家用,还有公用。<b />
如果在每个工坊里多摆几个炉子,炉子上放个盛水的瓦罐或者陶壶,蜂窝煤在底下烧啊烧的,提高室内温度的同时还能烧水。<b />
工人们没事就喝点热水,温暖身体。<b />
那劳动效率最起码提高三成。<b />
罗曼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解决了过冬取暖的问题。<b />
他说的也很明白,铁炉和蜂窝煤代替了冬装福利,还要让居民部的人宣传如何使用,保持一定的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b />
宣传后还中毒了就属于自然淘汰,死了赶紧腾位置。<b />
严格来说,这一套的成本比冬装高多了。<b />
况且,铁炉本身就是一个炉灶。<b />
罗曼在设计砖房的时候,就没考虑过让他们在家里做饭。<b />
但得承认,这种考量很不妥当,总有某些人因为各种缘故,需要在家做饭的,不然每次去大厨房都很不方便。<b />
铁炉基本满足了那些家庭对炉灶的所有需求。<b />
它很便携,是绝佳工具。<b />
更重要的是,这就是白送给他们的。<b />
唯一缺点是燃料。<b />
但就算冬天过去后,蜂窝煤不再免费,他们也能从百货商店那边购买廉价的蜂窝煤,四分之一枚铜币就能购买二十个蜂窝煤。<b />
相应的,那些拿到免费铁炉的人,无论奴隶亦或者居民,都得在冬天干活。<b />
为了应对明年的状况,今年冬天要再开垦几千亩地。<b />
不是普通的耕地,而是水田。<b />
沼泽如今是枯水期,也是个修建水利的好时候。<b />
草甸牧场的改造还没完成。<b />
森林还在砍伐垦荒。<b />
所以,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哦。<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