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种地老三样<b />
最前头的一排人,负责除草,用十字镐凿松硬土。<b />
后面四头耕牛拉着重犁将土层和石子翻出来。<b />
再往后是负责将板结的土坷垃敲碎的人。<b />
最后则是捡起杂草、树根、石子的人。<b />
分工井然有序,非常科学高效。<b />
这些要开垦的荒地破碎且分散的。<b />
罗曼根据土壤结构和质量,进行选择性开荒,只挑合适的地方。<b />
有些地种植豌豆蚕豆、有些地种植春麦、有些荒地种植生姜大蒜。<b />
还有些荒地种植洋葱、莴苣、防风草。<b />
薄田的产量高不到哪去。<b />
他选择了最好、最多的荒地来种植春麦。<b />
但这轮春麦的亩产能有一百斤就算赢,而他为此要播下二十斤的种子。<b />
反正无论种什么,总得要种些东西,种子和土壤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土壤改良。<b />
罗曼很重视这次春耕。<b />
全程监管,发现他们干的还算勤奋。<b />
虽然改变了生产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具体步骤还是熟悉的那套。<b />
除草、犁地、捡石子。<b />
老三样了。<b />
……<b />
只是,荒地的开垦难度有些高。<b />
主要因为牛马数量不足。<b />
真正干活的耕牛挽马也就七八百头——有些怀孕了,有些在产奶,不能过度劳累。<b />
四头耕牛或者挽马,拉着一架重犁,每天也就三亩地的进度,一天下来也有几百亩地了。<b />
这个牛马数量不足,说的是人形牛马。<b />
因为,真正的牛马是把地犁出来了。<b />
但还要清理杂草、石子、耙地、施肥,这些步骤太费功夫了。<b />
罗曼得现场指挥,时刻盯着,免得他们出了差池。<b />
这个时代的农民连种地都种不明白。<b />
半个月过去,也仅仅开垦出了三千多亩的荒地。<b />
要知道,他们是全力耕作的,没有任何后顾之忧。<b />
日常三餐都是送到地头的。<b />
用一百个大木桶封存,送达后掀开木盖,那些杂蔬肉汤、面包、豆粥都还是温热的。<b />
农具损坏也会换上新的,他们的身体得到了足量的营养补充,晚上睡得安稳舒适。<b />
结果仍是这个进度。<b />
但这怪得了谁。<b />
与地奋斗就是这样的。<b />
罗曼没有过多催促,看得出大多数人竭尽全力去做了。<b />
所以他只让巴洛抓几个典型。<b />
除非身体不舒服,否则谁敢偷懒,直接吊起来打,打死一个算一个,免得浪费他的粮食。<b />
他让他们将开垦出来的土地进行播种。<b />
根据土壤情况不同,有些种春麦,有些种各类蔬菜,当做副食来用。<b />
反正就是种!<b />
逮住合适的地方就狠狠的种!<b />
农耕文明最快乐的阶段,不算丰收,就是播种了。<b />
将种子埋进土壤里,期待它能回馈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收获。<b />
这片大地上没有不喜欢种地的人。<b />
只是。<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