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解散的信号(国庆快乐求月票)<b />
张光心底微沉,问:“你们会不会把简丽婷放在一个太重要的位置上了?”<b />
严建桥重重叹了口气,“光哥,你看过剧本,这部剧虽然会打着顾澄的口号做宣传,但那只是宣传,剧组真正的支撑者是女主。<b />
没有任何一个剧组,在主角出现问题后,还能继续拍下去,更不用提在《暗杀》里,女主才是推动剧组发展的人物,所有戏都是围绕女主展开的。”<b />
张光脸色越来越难看。<b />
严建桥说的是大实话。<b />
他看过剧本,情节很多都需要女主去支撑。<b />
如果这部剧是男主剧,他反而担心顾澄作为一个新人,能否支撑的起来。<b />
张光忍不住点了根烟,心绪稍微平静了一点,才问:“那你们打算怎么办?”<b />
严建桥犹豫了一下,低声说:“目前只能等了。”<b />
张光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我不喜欢坐以待毙。”<b />
严建桥反问:“总不可能换女主角吧?上半部分的戏,也已经拍了有一半了,要是换女主角,那就是第三次拍。<b />
剧组有很多人的档期恐怕协调不好,而且拍摄成本肯定也是要追加的。”<b />
张光:“万一简丽婷一直都不好呢?”<b />
严建桥还是抱有期待地说:“万一几天就好了呢,临近年终,本来也该放假的了,就当做是提前放假休息?”<b />
张光又吸了口烟。<b />
明明是大白天,但他的心情如同阴天那般愁云密布,再多的烟也压不住心里头的那股烦躁。<b />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不会这么顺利。<b />
……<b />
《悠闲慢生活》里。<b />
每个明星都在体验不同的项目。<b />
三月天明确要舞狮,所以在宽阔的室内训练场里学习要点。<b />
姐姐们过去看过,训练里有很多木头桩子,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地摆在每个地方。<b />
舞狮,如果不攀爬桩子,那就相当于少了灵魂。<b />
他们的基本功很不错,最重要的前置条件反而很快达成,教他们舞狮的老师傅,都说他们如果转行做这个肯定能行。<b />
有人开玩笑地道:“师傅,他们是明星,哪怕不做明星,也能做其他来钱更快的事,怎么会苦巴巴地练舞狮?”<b />
老师傅叹气道:“但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千万不能丢啊!”<b />
好好一句夸奖,在这种对话下变了味,似乎明星只认钱一样。<b />
直播间里的网友也在发弹幕,说许多传统的非遗文化正在丢失,原因是不挣钱。<b />
要么就是能挣钱但太过辛苦,大家宁愿找份薪水低的,也不愿意辛苦。<b />
节目组的导演很快察觉到,不能再让这个话题继续了,不然很可能会变味,这跟节目初衷不符。<b />
然而就在这时,陈凛摘下舞狮的套子问:“老师傅,你们舞狮队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你给我透个底就行,说个大概。”<b />
不等老师傅开口,队里年轻人就说道:“挺少的,很多时候就是拿个死工资,四五千块吧,都是靠各种乡镇补贴。”<b />
陈凛:“那小部分时候呢,舞狮主要还是过年过节才比较多吧?”<b />
年轻人道:“过年过节就赚的比较多,按场子给钱,走一个场子有好几万,每个人能多分个几千块。”<b />
陈凛又问:“10个场子有没有?”<b />
年轻人笑嘻嘻地说:“有的有的,20个能走到,还有更多的,但我们走不过来,干这行的太少了,有很多外地邀请我们去。”<b />
陈凛:“我就假设你们走20场,每个人都能分3000块,20个场子也能分到六万块了,再加上每个月只是训练一下,还能拿个保底五千块,乡镇还会给你们买五险一金,这多好的工作啊!”<b />
年轻人傻了,“好吗?”<b />
老师傅也看了过来,认真倾听。<b />
陈凛反问:“不好吗,起码年收入12w啊,这还另外给你贴五险一金。现在年入10w的人才多少啊,你们不会以为在外面打工的人都是在捡钱吧?”<b />
顾澄淡淡道:“有的人外表看着光鲜,内里不知多穷,面子都是做给外人看的,里子只有自己知道。”<b />
陈凛特意对着镜头说:“兄弟姐妹们,你们听到了没?<b />
去乡镇队的舞狮团问问,还要不要招人,月入上万不是梦,心动不如行动啊!<b />
虽然过年忙了点,但平常时都很空闲,还有各种年礼节礼,这个职业我看很有前途!”<b />
既然老师傅怕没人学丢了传承,那陈凛干脆就在镜头前给他们打一波广告。<b />
严星栋也说道:“老师傅有句话说的对,非遗传承很累,耗时久,学的也辛苦,但如果说没钱,这是不对的。<b />
国家越来越重视非遗传承,我认识的圈外朋友,都在琢磨着让孩子学一门非遗技艺傍身,不仅说出去好听,还能领到各种补贴,实际上好处有很多。<b />
你们别觉得没钱,相反,随着大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各种非遗手工艺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这个赛道很值得入手!”<b />
明星在直播间里帮忙打广告。<b />
直播间的网友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b />
[要是觉得学这些非遗手艺不赚钱,那还真的是对非遗最大的误解,其实他们真的很赚钱,只是不说出来而已……]<b />
[我有个朋友就是戏班子里唱戏的,在各种剧团辗转,他还只是半吊子出身,一年少说赚了也有二三十万,累是累一点,但这种累跟面朝黄土的农民比起来,算得了什么?]<b />
[卧槽,狠狠心动了!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年轻人怕累?<b />
其实我们不怕累,我们怕的是没有机会,没有上升的希望,所以才会摆烂,但如果有机会,我们绝对会狠狠抓住的!]<b />
[我家村子就有一个卖伞的,他的伞都是手工编织的竹伞,样式古典优雅,比电视剧拍的那种古伞好看多了!<b />
但只有他一个人在做,子女都不肯学,嫌又累钱又低,他自己往外卖,一把伞才一百块,跟付出的劳动力相比,是没钱赚哇……]<b />
[楼上的,v我地址,我立马飞奔过去买!]<b />
[那么好的机会你不把握住,赶紧拜师学艺,然后拍视频啊,网友绝对能给你冲爆!]<b />
留言说村子卖伞那个人叫董俊民,听到各位水友支招,还真的起了拜师学艺的心思。<b />
他是个大学生,过年放假提前回了老家。<b />
或许,真的可以去试试?<b />
董俊民立刻把想法告诉给了父母,但父母第一想法是不看好。<b />
父亲的想法是:“如果真有这么好,那庄老头的子女不会帮忙拉一把吗,他们都是年轻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