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李珠儿,<b />
李珠儿将一缕从额角垂落的发丝绾到耳后,<b />
她抬眼与苏午对视了片刻。<b />
嘴唇嗫嚅着,片刻后才道:“吃的穿的,喝的用的,师弟师姐他们都给你准备了,我也没什么好帮你准备的了,就祝师兄你一路顺风,马到成功吧!”<b />
“好。”<b />
苏午笑着应了一声,看到老道长已经钻进马车里,他也跟着坐在了马车前。<b />
“保重!<b />
不用送了!”<b />
青苗看着马车遮挡住了大师兄的身形,她回头去看珠儿,看到珠儿眼眶通红,叹了口气,道:“珠儿,马车是你找好手艺人打好的;<b />
车上的粮食是你筛过砂砾的;<b />
衣服的布料也是你选好的。<b />
为什么偏偏到了这个时候,你要与他置气,偏要一句话都不说呢?”<b />
珠儿抬起手背擦拭着眼角,低声啜泣着。<b />
“大师兄的马车还未走远呢。”青苗向珠儿提醒了一句,珠儿回过头来,眼神迟疑地看着她,她抿嘴笑着道,“再去说两句话吧。<b />
哪怕是以后再也不能见面了,<b />
凭着这分离时的几句话,也能咂摸着过一辈子了。”<b />
……<b />
“慢点啊,慢点——<b />
我还没腾开身呢,你等我做好了,你再赶马!”马车帘子后,老道长换了个舒舒服服的姿势坐着,他推开马车上的小窗,一边往外边看,一边同苏午说道,“等我说好了,你再赶马也不迟!”<b />
苏午缓着马速,倒是听从了玄照老道的话,并未立刻加快马速。<b />
马蹄声哒哒。<b />
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临近了马车。<b />
玄照老道笑眯眯地合上了马车的小窗。<b />
珠儿的声音冲进了哒哒的马蹄声里:“师兄,师兄!<b />
在马车里左起第三个粮袋里——在第三个粮袋里,有我给你准备的东西!<b />
师兄!<b />
你不要忘了看啊!”<b />
苏午侧过身,看向马车后。<b />
一阵烟尘里,珠儿满脸泪水,一边冲他挥手,一边拿手背拭着眼泪。<b />
他也朝烟尘里的珠儿、狗剩、青苗、秀秀,还有山上的灶庄挥手。<b />
“还会再回来。”他向众人说了一句。<b />
但声音太轻,<b />
被马蹄声遮掩去了。<b />
“还会再回来!<b />
回去吧!<b />
保重自己,莫担心我!”他用力挥手,大声呼喊着。<b />
烟尘模糊了师弟师妹们的形影,模糊了山上若隐若现的灶庄。<b />
苏午回过身去,挥动马鞭,<b />
黑马速度陡然一提。<b />
玄照老道还未让他提速,他便自行加快了速度。<b />
马车里的老道长也未责备他,嘟嘟囔囔地念叨着:“左起第三个粮袋?我找找看啊……嚯!狗剩那小子把今年腊的鸡鸭都给你准备上了吧?<b />
老道问他要一只下饭,他不舍得给,此下还不是得便宜老道?<b />
真香啊……”<b />
马车里一阵阵翻动东西的声音。<b />
未过多久,<b />
老道掀开车帘,拿手指捅了捅苏午的肩膀。<b />
苏午回过身,对方将一个木匣子递了过来。<b />
他接过那个木匣,<b />
将之打开,<b />
内里没有其他东西,<b />
只有一束用丝绦系起来的长发。<b />
老道眯眼看着木匣里的那缕黑发,嘴里念着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啧——我们茅山巫教属正一道宗派,是允许娶妻生子的。<b />
娶两个也可以!”<b />
说着话,他不知从哪里摸出了一双黑布面的靴子。<b />
靴底向内的那一面上,用细密的针脚分别绣了一对鸳鸯。<b />
“这靴子能不能给我?样式挺好,我穿上说不定更好看。”老道问。<b />
苏午面无表情地合上木匣,也不看掀开车帘探头过来的老道,而是道:“现在离灶庄还不愿,不若我把道长送到这里,你自己上路,<b />
我回去灶庄了。”<b />
老道撇了撇嘴,还是老老实实地将靴子放归了原位。<b />
“我今时已随道长一同前往茅山教祖庭,<b />
茅山巫祖庭具体发生了甚么事情?<b />
当下道长可以透漏一二了吧?”苏午问道。<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