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红梅拉着小孙子的手:“她说要去你岳父家借一张大网,待会就回来。”<b />
“小虎!来,让爸爸抱一下。”“不要…你胡子太扎人了…”小儿子一脸抗拒。<b />
就在此时,方丽娟一边开小电驴,一边骂着坐后面的二儿子,不一会就到了门口。<b />
王宝瑞帮老婆将渔网从脚踏板上拉下来:“又怎么了?”<b />
“这衰仔,好的不学,偏偏去学人游泳,还跑去海边。”方丽娟非常生气。<b />
闻言,一旁的江红梅脸色一暗,本来还打算劝一下媳妇,别打骂孩子之类,此时她却没有了心情。<b />
而王宝瑞更是脸色黑如锅底,瞬间扔下渔网,抽下腰带:“王小龙,你给我跪地主爷前。”<b />
“爸!我不敢了…”<b />
“给我跪下!”王宝瑞怒吼着。<b />
二儿子王小龙小脸煞白,颤颤巍巍地跪在门口一侧的地主爷公神位前。<b />
王宝瑞毫不留情,直接拿着裤腰带,抓起儿子的手掌心。<b />
啪!<b />
啪啪啪…<b />
“呜呜呜…我不敢了…”<b />
“不给你一个教训,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痛!”<b />
王宝瑞之所以反应如此大,就是因为他小时候,没有看好了两个弟弟,两个弟弟跑去海边游泳,结果被淹死了。<b />
这件事也导致他父亲受到了刺激,没过多久也在精神恍惚之中,走到了公路边,被路过的车撞死了,那个时候附近的路上还没有监控摄像头,这件事也成为了一个无头公案。<b />
因此他一家人尽管住在海边,却很少靠近,就是不想悲剧重演。<b />
打了十几下手掌心,王宝瑞才停下来,怒气冲冲地说道:“下次你敢去海边,你就别回这个家了,就当我没有你这个儿子。”<b />
方丽娟作为同一个村子的人,她当然知道丈夫一家以前的事情,要不是那件事,他丈夫也不至于高中辍学。<b />
常年在海边生活的人,有时候更加敬畏海洋,因为他们看过太多十几岁的少年,被大海无情吞噬。<b />
“好了,消消气,明天还要收鱼,待会我说一下小龙。”江红梅推着儿子进去屋子:“丽娟,你也去煮饭。”<b />
其实王宝瑞之所以生五个孩子,就是因为担心自己或者孩子出事了,才一口气生了五个,这也导致他家经济很困难,要不是前些年金町湾房地产项目开发,获得了一笔征地补偿,家庭会更加困难。<b />
现在他可指望着三亩鱼塘的埃及塘虱,可以有一个好收成。<b />
就在王宝瑞打算叫其他几个孩子洗手吃饭的时候。<b />
门口来了两辆小电驴。<b />
“这是咋了?”<b />
正门口安慰这二孙子的江红梅,转过头来,发现是村里的一个刺头,还有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虾姑,你过来干什么?”<b />
那个有着虾姑名的刺头,一脸赔笑着说道:“七婶,我找宝瑞哥。”<b />
“谁?”正在屋里的王宝瑞走出来,发现是虾姑和一个陌生人,顿时眉头微微一皱:“虾姑,你找我?”<b />
“宝瑞哥,你不是养了三亩埃及鱼吗?我包一亩,一万五如何?”<b />
王宝瑞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虾姑,你看我像傻子吗?一亩一万五?”<b />
虾姑还不死心:“宝瑞哥,咱村几个鱼塘今天都收了,一亩也就一万斤出头,我就赚个辛苦费。”<b />
“你去找别人吧!”王宝瑞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因为他对自家的鱼塘情况一清二楚,他老妈这三个多月来,每天都去附近的海鲜餐厅和大排档拉剩饭剩菜,那些埃及塘虱被他养得非常大,他估计一亩有一万五千斤打底。<b />
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将鱼塘包给别人。<b />
“宝瑞哥,真的没得商量?”<b />
“商量个屁,你欠老子的二百块钱打算什么时候还?”<b />
“呃…我还有事。”<b />
虾姑拉着另一个年轻人,开着小电驴转瞬即逝。<b />
看着虾姑两人离开的背影,王宝瑞刚想进去,他老妈江红梅却拉着他:“宝瑞,我还是去鱼塘看着,你吃完饭再来换我回来。”<b />
“妈,你是担心虾姑搞事情?”<b />
江红梅可是太知道农村的风气了,看别人赚钱就眼红的家伙还好,就怕有人给鱼塘偷偷下农药之类:“防人之心不可无,那小子一肚子坏水,咱家这几个月就看明天了,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b />
听了老妈的话,王宝瑞也觉得自己有些大意了:“那好吧!妈,你先过去看着,我和丽娟晚上轮流守夜。”<b />
从王宝瑞这边离开的虾姑和另一个年轻人,将小电驴停在了村口。<b />
“虾姑,你这想法不靠谱呀!”<b />
“铁头,别灰心呀!不如我们去更远的养殖场看看?”<b />
“更远的养殖场很少养埃及鱼呀!我看还是算了吧!”铁头已经在打退堂鼓了。<b />
可虾姑还是不死心:“这可是赚钱的好机会,过几天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了,我们就没有机会了。”<b />
“别了,我还是回家帮忙,你如果真拉到便宜的埃及鱼,我家的牌照可以借给你,我就收你一个点好了,再见。”铁头随即拧紧车把手,小电驴飞窜出去。<b />
显然大家都不是傻瓜。<b />
至于去其他地方收鱼,虾姑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主要是他不熟悉,很容易被坑。<b />
开着小电驴回家的铁头,进入了长沙村。<b />
还没有到家门口,远远就听到了怒骂声,铁头一脸讪笑地靠近过去。<b />
“你去干什么了?”<b />
“爸,金町的一个同学找我。”<b />
林松江板着脸:“金町?又是那个虾姑?我不是说了,别和这种人来往?这种游手好闲的家伙,能成什么事?”<b />
“知道了…”<b />
“知道知道,整天就会说知道,你要气死老子吗?别学你那死鬼大哥,被人骗去东南亚。”林松江恨铁不成钢地发泄着内心的郁闷。<b />
一听到自己大哥,铁头的头也不敢铁了,因为他要是敢还嘴,估计他爹真会打断他的腿。<b />
骂了一会,林松江才想起正事:“你下午给我下鱼塘,家里面的鱼还没有收起来之前,你敢跑出去,小心你的狗腿。”<b />
林松江一家人中午急匆匆吃了午饭。<b />
一点多,就拖家带口来到自家承包的四亩鱼塘。<b />
上午已经抽空了一个池塘,不过池底淤泥之中,还有不少埃及塘虱,因此他们一家人分工合作。<b />
铁头和他弟弟被安排去清池塘的淤泥。<b />
而林松江夫妻俩,则拿着网兜和诱饵料,去其他两个池塘,捕捞那些被诱饵吸引过来的埃及塘虱。<b />
穿着不合脚的长筒水鞋,戴着草帽,拿着钝头钉耙和水桶,铁头兄弟俩踩入淤泥之中,费力扒着淤泥,找出隐藏其中的埃及塘虱。<b />
“哥,你脚边…”<b />
“靠,这死鱼太滑手了。”<b />
扒拉了半个小时,才抓了一百多斤鱼。<b />
“太热了,休息一下。”<b />
两兄弟抬着水头上了塘坝,站在龙眼树下乘凉。<b />
铁头随手摘了一串龙眼。<b />
他弟弟拿着矿泉水瓶在喝水,还一边用草帽煽着风:“呼…哥,这些鱼应该可以卖几百块钱吧?”<b />
“想得美,一百多斤,就一百多块。”铁头按开一颗龙眼送入口中。<b />
“这么便宜?那应该没有多少钱赚吧?”<b />
看着懵懵懂懂的弟弟,铁头也明白弟弟在华师附中封闭式读书,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便解释了一下:“一斤一块五的价钱确实便宜,但埃及鱼长得快,只要有人收,就有钱赚。”<b />
“那咱家这四亩鱼塘,可以卖多少钱?”<b />
“六七万吧!”<b />
“才这么点?”<b />
“才这么点?等你小子出来工作了,就不会说这种话了,好好读书吧!争取在城市找一个单位。”<b />
“呃…”<b />
“别呃了,吃龙眼。”<b />
而林松江夫妻俩那边,已经捞到了七八百斤,便让铁头两人就他们这边的鱼抬过去。<b />
很快,林松江就开着三轮车,将一车埃及鱼拉走。<b />
而这一幕,在马宫镇附近五六个村同时上演着,很多养殖户都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动。<b />
第一批养殖了三个月的养殖户,尝到了第一口甜头。<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