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徐老师您问吧。”<b />
徐洲倒也不想让宁晨显得太难堪,便先问了宁晨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b />
“金属晶体的常见晶格,有几种?”<b />
听到这个问题,宁晨稍稍一愣,然后回答道:<b />
“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立方。”<b />
宁晨之所以愣了一下,倒不是因为没有马上想到答案,而是没想到徐洲问的第一个问题会这么简单。<b />
如此简单的知识,宁晨扫一眼便会牢记于心。<b />
听到宁晨的回答,徐洲也是点了点头。<b />
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至少证明这几天宁晨真的是有在认真的看书的。<b />
毕竟提问之前,徐洲并没有给宁晨划分任何的范围,而是从材料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随便提出的问题。<b />
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徐洲就不打算再让宁晨轻松的答上来了。<b />
“不错,第一个问题答对了。下一个问题:什么是细晶形强化?给出两种细化晶粒的措施。”<b />
这一次,宁晨确实费了几秒钟的时间去思考,毕竟这几天的学习有些匆忙,整个知识体系还没有整理得特别清晰。<b />
当然,宁晨很快便在脑海之中,搜索到了问题的答案。<b />
“细晶形强化,即通过细化晶粒来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常见的细化措施,有变质处理,提高冷却速度,振动与搅拌等等。”<b />
宁晨意识到自己多说了一种细化精力的措施,不过多答应该也不会扣分。<b />
听到宁晨又一次答对自己的问题,徐洲真的是有些意外了。<b />
徐洲知道,同样的问题,就算提问一个已经学完专业课的本科生,也未必能够准确的回答出来。<b />
宁晨连续答对了两个问题,这让徐洲不得不临时拿出一道更难一些的问题。<b />
“体形缩聚反应和线形缩聚反应,分别有什么特点和区别?”<b />
这道问题即使放在材料专业的考研面试题中,也算是比较难的一道题目了。<b />
能够答上这种难度问题的学生,在考生中也只是少数。<b />
徐洲并不想故意为难宁晨,只是再让宁晨答对一道题目的话,自己可就真的没有理由不让宁晨进实验室了。<b />
短暂的思考了几秒钟之后,宁晨回答道:<b />
“从参加反应的单体来看,体形缩聚反应中至少有一种单体,是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能度的,而线性缩聚反应的单体是两官能度的。”<b />
“从所得产物结构看,线形缩聚反应生成可溶性线形分子,体形缩聚生成不溶的体形分子。”<b />
“体形缩聚反应随着反应程度增加,反应分为甲、乙、丙三个阶段……”<b />
宁晨整个问题回答得非常的行云流水,如果这问题不是徐洲临时随便出的,徐洲恐怕还会以为,宁晨已经提前知道问题并背好了答案呢。<b />
见徐洲愣在原地没有说话,宁晨尝试着问道:<b />
“徐老师,剩下的两个问题呢?”<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