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安拉之剑哈立德一样征伐开疆扩土,才是英雄本色。<b />
战胜响彻丝绸之路的唐军,夺取大唐的西域,才是大食的目的。<b />
齐雅德·伊本·萨里最担心的,还是葛逻禄那边出现问题。<b />
唐军在碎叶的防守固若金汤,让齐雅德·伊本·萨里对葛逻禄有所怀疑。<b />
“将军,要不要暂时停下进攻!唐人有句话叫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b />
阿杜向齐雅德·伊本·萨里询问道。<b />
他认为再继续下去,大食士兵和送死无异。<b />
因为大唐的铁甲和强弩超乎他们的想象。<b />
应该由攻至围,与大唐进行一场持久战。<b />
亦或者,寻求在旷野上,伺机歼灭唐军的主力。<b />
“停止进攻碎叶城……”<b />
撞了南墙才回头,齐雅德·伊本·萨里无奈停止进攻碎叶城。<b />
一天的战斗,齐雅德·伊本·萨里已经知道持续下去,没有意义。<b />
趁着他们主力犹在,当制定其他的战略。<b />
“报……启禀将军,唐军在热海的三万安西诸国联军正向碎叶城挺近。”<b />
就在这时,传令兵飞奔至齐雅德·伊本·萨里面前,向他禀告道。<b />
“唐军要动了,他们一定不止这些,依靠碎叶水整军。”<b />
齐雅德·伊本·萨里面色微变后,立刻进行调整。<b />
虽然他对安西诸国联军严加监视,但他不认为安西诸国联军敢主动营救碎叶。<b />
毕竟他们这边有步、骑十万,其中呼罗珊骑兵,是整个大食为数不多的精锐。<b />
唯一的解释是,安西诸国联军的背后,有唐军撑腰。<b />
“报……启禀将军,唐军有最少五千轻骑,他们一人骑着两匹战马,正向碎叶城西南迂回……”<b />
“启禀将军,唐军最少有五千一人双马的铁骑,顺着正西而来……”<b />
“启禀将军……”<b />
齐雅德·伊本·萨里的猜测是对的,接下来两个时辰,有数十波探马,归来向他禀告,大批的唐军轻骑、铁骑,向他们围堵而来。<b />
很明显,碎叶城是大唐的诱饵。<b />
大唐准备与大食进行一场东西文明的大战,以确立谁是中亚的统治者!<b />
一切都是大唐天将军的谋划!<b />
“诸位不要慌,碎叶城高不好攻。这样的战斗,才是我们的强项。各营垒阵型布置紧密,我军视情况攻守。僵持之中,唐军毕露破绽!”<b />
齐雅德·伊本·萨里有十万大军,攻城死伤虽众,但从比例上看,却是很小一部分损失。<b />
“遵命!”<b />
大食诸将领命。<b />
齐雅德·伊本·萨里历经苦战,拥有一流的统帅能力,在他的调动下,近十万大军,在一个时辰内,就在大唐前来的位置完成准备。<b />
大食的呼罗珊骑兵,随时准备出动阻拦。<b />
只要能争取一定时间,大食的营垒很快就会形成。<b />
齐雅德·伊本·萨里知道河中联军与他们大食士兵不齐心。<b />
他害怕拔汗那、粟特诸国叛乱,故而将他们安排在侧前方。<b />
一来可以第一时间,阻挡唐军的兵锋。<b />
就算他们有叛乱之心,大食也能用长矛顶住拔汗那人和粟特人的背后,让他们难以对阵型造成伤害。<b />
其他河中联军,被齐雅德·伊本·萨里放置在侧翼。<b />
碎叶城的士兵,一战之后,酣畅淋漓,期待着能李帅来援后,真刀真枪和大食联军干一场。<b />
翌日清晨,安西经略军的左厢兵马使鲁炅带着轻骑靠近碎叶城,距离驻扎在碎叶水的大食联军不到二十里。<b />
骑兵一个冲锋就能过去。<b />
但鲁炅没有收到命令,也不可能这么鲁莽。<b />
大食分一万骑兵主动在安西经略军轻骑十里外,他们收到齐雅德·伊本·萨里的命令,不可轻举妄动。<b />
不久后,车神塞率领精骑到碎叶城以东十五里的地方,与鲁炅互为犄角。<b />
下午,张兴率领陌刀军、重甲骑兵,在轻骑和精骑的后方。<b />
同时,李瑄也已到达此地。<b />
“大食的主帅放弃攻城,并退后碎叶城数里,驻兵于碎叶水。这是自绝退路。此战必让其匹马难回。”<b />
李瑄在营帐之中,向诸僚属,将领说道。<b />
大食没有撤退,而是想与大唐展开野战,以此决出胜负。<b />
这在李瑄意料之中。<b />
大食十万兵马来的时候畅行无阻,走得时候,可没那么容易。<b />
因为大唐的骑兵,能轻易追上大部分由步兵组成的大食联军。<b />
大唐能调动的骑兵、骑马步兵非常多。<b />
安西诸国联军有一万,葛逻禄有两万,经略军两万,长城军一万,安西龟兹、焉耆等军两万,北庭的瀚海、天山军一万。<b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b />
李瑄更喜爱重拳出击。<b />
有的将领认为兵多不是好事,但李瑄觉得只要统帅好,战术强,粮草充足。<b />
就能以最小的损失,获得巨大的胜利。<b />
寸寸威望,由此建立!<b />
“李帅,大食联军只探到我经略军、诸国联军,并不知晓葛逻禄和龟兹、瀚海、天山等军,已从伊丽水一带,迂回至大食联军的北部和后方。所以只要我军有定力,不必主动进攻,切断大食的粮道,大食孤立无援,溃败只是时间问题。”<b />
封常清向李瑄说道。<b />
虽然还未进行大战,但局势已经十分明朗。<b />
李瑄的诱敌深入得到奇效,化被动为主动。<b />
如果大唐主动出击,没有充分的准备,估计也会陷入被动中。<b />
消灭大食的有生力量,唐军才能更好地进入河中,饮马雷翥海。<b />
封常清相信李瑄的定力。<b />
“我认为大唐精骑应该立刻进攻大食,别堕了你天将军的威名!”<b />
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在大帐内响起。<b />
是监军边令诚。<b />
他认为李瑄是不称职的,应该趁大食攻击碎叶的时候,连夜突袭。<b />
而非现在磨磨蹭蹭,还要等葛逻禄等到来。<b />
此次大战,边令诚对李瑄非常不满。<b />
他本来不想来的,准备在安西好好探查一下李瑄搞的那些个作坊。<b />
没想到李瑄以军中不可无监军之由,强行将他带到战场上。<b />
之前高仙芝都不敢这样。<b />
边令诚自小勃律之战后,一直派几个小宦官随军,长途跋涉太苦了。<b />
突袭小勃律的时候,边令诚也仅仅到连云堡就留下歇息,让高仙芝和李嗣业前往小勃律国。<b />
“你闭嘴!”<b />
李瑄见边令诚胡搅蛮缠,指着他的座位,大喝一声,非常不客气。<b />
他怕边令诚在龟兹城搞风搞雨,强行带随军,给一个后方的安稳。<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