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李瑄能成为大唐宰相!<b />
“哈哈……大论饮酒……”<b />
李隆基终于大笑,不仅仅是吐蕃妥协,为大唐带来的收益。<b />
还有就是李瑄的话太中听了,明明是对着恩兰达扎路恭说,却如同流入李隆基的心底。<b />
别的君王一世英名,都算是明君。而他却在变法革除弊端,是在谋略万世。<b />
晚会上,酒香愈发迷人,舞女的姿态更加优美,丝竹也醉人……<b />
只有恩兰达扎路恭强颜欢笑,美酒在他口中失去味道,他无心观看周围的万般美好。<b />
他希望回到吐蕃以后,玛祥仲巴杰和贵族们能理解他。<b />
“圣人,臣请与吐蕃前任赞普一见,望圣人成全!”<b />
酒宴结束,恩兰达扎路恭向李隆基请求道。<b />
“准!明日由羽林郎带至尺带珠丹宅院相见。”<b />
李隆基微微点头。<b />
尺带珠丹几乎是幽禁状态,吐蕃立新主,他明显无法再回去。<b />
与恩兰达扎路恭一见也没什么。<b />
李瑄没有阻拦,他也清楚其间的利益。有羽林郎监视,翻不起什么风浪。<b />
“谢圣人!”<b />
恩兰达扎路恭拜谢。<b />
他没有提及,请李隆基释放吐蕃的俘虏等事宜。<b />
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没有资格讨论这些的条件。<b />
次日,恩兰达扎路恭与尺带珠丹相见。<b />
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个劲地言自己的辜负。<b />
尺带珠丹执政的吐蕃,国力到达顶峰。<b />
然高山突然崩塌,是尺带珠丹的罪过吗?<b />
是大唐国力更强,是大唐有李瑄这样的将军。<b />
尺带珠丹了解到自己的小儿子继位,了解到玛祥仲巴杰辅政,心中五味陈杂。<b />
他问吐蕃还有机会强大吗?<b />
恩兰达扎路恭说有,他的眼睛在告诉尺带珠丹另一个信息。<b />
尺带珠丹明白,一切皆在不言中。<b />
会面半个时辰后,恩兰达扎路恭被羽林郎催促离开……<b />
三天后的朝会,恩兰达扎路恭入兴庆殿。<b />
李隆基亲签国书,封赤松德赞为怀恩赞普。<b />
怀恩!<b />
怀大唐的恩德的君主。<b />
四字汉字,甚至吐蕃都不好意思去翻译。<b />
因为赞普的“雄强”已经不在。<b />
如此不伦不类的封号,是吐蕃的耻辱。<b />
也意味着,今后在丝绸之路上,吐蕃将退出舞台。<b />
当商人闲聊的时候,问及天下哪个国家更强大的时候。<b />
商人们说大唐!<b />
三足鼎立的局势消亡,大唐有一名将军,降伏了吐蕃。<b />
诸胡、粟特商人,称此唐将为“天将军”!<b />
而天将军之名,由此而始!<b />
恩兰达扎路恭于十月底,回到长安。<b />
回去的路途很快。<b />
因为他留下所有金银货物……<b />
……<b />
前往华清宫以前,王昌龄从新安县回到长安。<b />
他将自己得到的证据,禀告杨慎矜。<b />
杨慎矜权衡以后,带着王昌龄,来到中书门下堂,拜见李瑄。<b />
然李瑄没有私下见杨慎矜和王昌龄,而是将李林甫和裴宽叫到自己的公事堂内。<b />
“杨大夫,王御史,关于李銙案,你们尽管直言。”<b />
李瑄向杨慎矜和王昌龄询问道。<b />
“王御史,你将自己的调查,告知诸位相公。”<b />
杨慎矜很不自在。<b />
他本想与李相私密交谈,寻应对之策。<b />
在中书门下堂的办公之地会面,不属于私下见面。<b />
哪想李瑄公开。<b />
“回李相,经下官调查,新安县的百姓十分憎恨您,多有私下大骂。究其原因,是新安令李銙常言您是他的堂弟,连河南尹的官吏,都不放在眼里。新安县大族豪强,以新安令马首是瞻,常平新法之风已吹至新安,可新安依旧未能执行,豪强欺凌百姓,又受到新安县衙的庇护,百姓对新安令道路以目……”<b />
王昌龄向李瑄汇报他在新安县明察暗访的情况。<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