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天将军 > 第258章 争斗来临,杨钊的效忠

第258章 争斗来临,杨钊的效忠(1 / 2)

第258章 争斗来临,杨钊的效忠<b />

千秋节后,还有两天的休假时间。<b />

最近流传长安关于男女十八岁结婚的策令,在长安引起轩然大波。<b />

即便有做解释,但依然有褒有贬。<b />

自古以来,就没有十八岁以上结婚例子。<b />

虽《周礼》上规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但实际上没有这么搞的。<b />

历朝历代,统治者为增加人口,往往年龄至未嫁娶,有严格的措施。<b />

在春秋诸国,有罪其父母的严酷法令。<b />

汉代女子十五岁未嫁人,罚五倍的税。<b />

晋代比较狠,女子十七未嫁,官府直接找一个大龄光棍强行婚娶。<b />

以后的南北朝为恢复人口,也是不择手段。<b />

有大臣劝李瑄考虑策令,但李瑄怼他们“用乱世衡量盛世”。<b />

有臣子觉得这样会让青壮在以后的几年内大幅度缩减,不利于国家。<b />

这李瑄当然知道,他只能在颁布法令的时候,鼓励已嫁妇者多生育。<b />

有此家庭,常平仓会免去利率。<b />

一项大的改革,都会有阵痛。<b />

许多人只会看重自己的私利,他们不考虑将来,只看现在自己利益受损。<b />

任何时代都会一样。<b />

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b />

一旦有推行的决心,就要雷厉风行。瞻前顾后,只会顾此失彼。<b />

看到李瑄的决心后,许多大臣摇头离去。<b />

只是一开始,李瑄就与大多数文武大臣形同陌路。<b />

李瑄在家中,除了大臣拜访他以外,还有许多即将参加科举的文人士子,争先向他献诗歌,以及各种文赋作品。<b />

此举在这个时代被称为“行卷”。<b />

文人士子通过向达官贵人献出自己以往的得意作品,打响名气,为科举铺设一条通畅的道路。<b />

每当科举的时候,士人往往会在酒馆茶肆聚集,吟诗作赋,结识同伴。<b />

这也是打响名气的一种方式。<b />

因为大唐的科举,非但不糊名,主考官还依靠考生平日里的名气和声誉,来作为阅卷评分的主要参考。<b />

也就是说,考生平时所作诗文的流传度与知名度,以及声誉的好坏,决定了是否能够被主考官录取。<b />

这里面水很深,操作空间很大。<b />

有的时候,单论成绩,本就该中进士,但就是因为名气小,或者没有达官贵人的推崇,所以与进士无缘。<b />

若与礼部侍郎私下有一定关系,在不糊名的制度下,想不考中进士都难。<b />

比如天宝二年的科举,就出现著名的考场舞弊事件。<b />

天宝二年,李林甫领吏部尚书,每日在政事堂,处理国家军政大事。<b />

他把选事悉委于侍郎宋遥与苗晋卿。<b />

此时御史中丞张倚深受李隆基宠信,宋遥与苗晋卿想巴结攀附,试图通过张倚受李隆基的赏识。<b />

这一年科举应选者万计,入等者仅六十四人。<b />

而状元竟然是张倚之子张奭,群议沸腾。<b />

因为文武百官都知道张奭是什么货色,甚至比那个时候的李瑄还不如,是南曲青楼常客。<b />

很明显,是苗晋卿、宋遥为巴结张倚,把他儿子给弄了个状元。<b />

前蓟县令苏孝韫将此事告安禄山。安禄山找到机会入内言于玄宗,李隆基悉召数十位进士面试,张奭手持试纸,终日不成一字,交了白卷。<b />

李隆基当场气炸毛了。把张倚赶出长安当太守,苗晋卿、宋遥也一并贬出去为官。<b />

长安人现在称那次考试为“曳白”。<b />

因为“行卷”由来已久。<b />

将卷纸上的名字糊住,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困难。<b />

会受到公卿、士族的强烈反对。<b />

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每年大部分进士,都是由公卿造势,或者士族出身。<b />

贫寒士族除非才华不得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否则在科举中劣势很大。<b />

但李瑄觉得,把试卷上糊名很有必要。<b />

他在等待一個机会!<b />

一个让天下文人士子,心灰意冷的机会。<b />

这样他糊名的时候,不仅会有平民寒门支撑,还有一部分士人支持。<b />

他不打算插手今年的科举,是希望李林甫把那件事情搞出来,震惊天下的文人士子。<b />

对于向他行卷的士人,李瑄只是对他们勉励几句,不做承诺。<b />

管他们出去如何吹嘘。<b />

“七郎,有大事发生。”<b />

又一日,李瑄在房屋中看古籍的时候,身为京兆少尹的李琦跑进来向李瑄说道。<b />

“三兄,是为何事?”<b />

李瑄问李琦。<b />

李琦身为京兆少尹,长安许多消息他第一时间知晓。<b />

“有官吏向京兆府举报一个叫史敬忠的还俗僧人在杨慎矜家中论图谶之道,妖言惑众。”<b />

“京兆尹立刻派人将史敬忠捉住,关入京兆尹大牢审讯。”<b />

李琦将这件事情告知李瑄。<b />

众所周知,杨慎矜是李瑄的人,上次跟着李瑄一起整李林甫,把李林甫在三司的鹰犬剔除一空。<b />

“杨慎矜还未将史敬忠赶走,他脑子被门挤了吗?”<b />

李瑄听到这个消息后眉头一皱。<b />

去年他一再提醒,史敬忠妖言惑众,图谶之术不可信。<b />

李瑄看着杨慎矜一副空改前非的模样,以为他会将史敬忠驱逐出长安。<b />

此真是取死之道。<b />

“七郎,要不要我吩咐人把史敬忠……”<b />

李琦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准备把史敬忠这妖僧干掉,死无对证。<b />

“三兄,这样的事情以后就不要想了。再说,你是京兆少尹,史敬忠死在京兆尹的大牢中,不是让人怀疑吗?”<b />

李瑄郑重向李琦说道。<b />

他一向不支持遇到事情就杀人灭口的行径。<b />

为一个杨慎矜,败坏他的名声也不值得。<b />

图谶,是圣人最忌讳的事情。史敬忠被逮捕,他搞的一系列事情很难瞒住。<b />

因为史敬忠这家伙一直喊着天下大乱。<b />

这谁能忍得了?<b />

“七郎,百官皆认为杨慎矜是你的人,如果杨慎矜被冠以大罪,是否会牵连你呢?”<b />

李琦担心这一点。<b />

“不必担心。杨慎矜哪怕是弥天大罪,也牵连不到我。看看李林甫这几年犯下的错误还少吗?他不是还在宰相的位置上?”<b />

李瑄笑了笑。<b />

李隆基一旦宠信一个人,就会没有节制。<b />

历史上的王鉷是李隆基的宠臣,王鉷是杨慎矜的晚辈。<b />

当李隆基知道杨慎矜与史敬忠交往甚密以后,告知王鉷以后不要和杨慎矜这个亲戚来往。<b />

所以李瑄并不觉得杨慎矜会牵连他。<b />

因为杨慎矜是李林甫提拔的,李瑄只是和杨慎矜恪尽职守地办理一件案子。<b />

其余没有一次私下会面!<b />

如果这都算有关系,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早就下地府了。<b />

世人之所以杨慎矜是李瑄的人,皆是因为杨慎矜突然背叛李林甫,给予李林甫沉重打击。<b />

就算李瑄真被杨慎矜牵连进来,李隆基也会袒护他。<b />

“对了,是谁告发的杨慎矜!”<b />

李瑄忽然想起这点,向李琦询问道。<b />

“是刑部侍郎萧隐之告发。”<b />

李琦向李瑄回答道。<b />

“身为刑部侍郎,为何不亲自去抓,还假借京兆府之手。”<b />

李瑄和萧隐之不熟悉。<b />

由于刑部尚书裴宽是宰相,而刑部只有一名侍郎,所以萧隐之主事刑部。<b />

一般情况下,每一部有两名侍郎。<b />

“七郎,京兆尹韩朝宗近日疏远我!之前我们十分友善!”<b />

李琦的话很明了,因为李瑄回来闹的动静,使韩朝宗改变态度。<b />

韩朝宗是李适之调回长安的,看似是忘恩负义的举动。<b />

实际上在李适之名气一般的时候,韩朝宗先上书推荐李适之为秦州都督。<b />

现李适之罢相,韩朝宗不买李瑄的账很正常。<b />

韩朝宗就是这种刻板的官吏。<b />

“三兄,不必去管韩朝宗,做好自己的事情。”<b />

最新小说: 仙逆:杀神归来,开局娶妻李慕婉 重生:与天仙一起生活的日子 我的青梅女友是西宫硝子 华娱之软饭王 我在聊天群,群友都是序列曲主角 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御风剑术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红楼窃玉 女尊:娇养的疯批夫郎又翻车了 见手青【SM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