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天将军 > 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腾,杜甫

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腾,杜甫(1 / 2)

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腾,杜甫<b />

即便所有的物品都有马车拉运,也连续行进两个月时间。<b />

一路上,除了枯燥的赶路,就是路过郡县的官吏前来拜见。<b />

只要队伍停下休息,李瑄心平气和,与地方官吏攀谈,没有因自己王爵的身份,而轻视七品县令。<b />

普通官吏中,有操守的人亦有不少。<b />

八月一日,天高云淡,万里晴空碧蓝,如新生婴儿的脸蛋一样纯洁无瑕。<b />

在这美妙的天气里,李瑄来到咸阳驿。<b />

长安已经知道李瑄的队伍到达咸阳。<b />

这种彰显赫赫武功的事情,李隆基怎么会不炫耀一下呢?<b />

他下诏让李瑄在咸阳等候,仪仗队和羽林军,已经在赶往咸阳的路上。<b />

沐浴更衣后,李瑄出驿站。<b />

咸阳驿站是大驿,不论是中转货物,还是良马数量,在大唐的驿站中都名列前茅。<b />

“拜见天水王!”<b />

见李瑄出来后,驿站的驿长连忙向李瑄一礼。<b />

驿长是驿站的管理者,也称为“侯吏”。<b />

“今年春天,圣人下诏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考。阁下在官道上,觉得参加常科多?还是是制科者多?”<b />

李瑄向驿长询问道。<b />

每年秋冬之季,是文人士子汇聚长安,参加科举的时候。<b />

科举分两种类型。<b />

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b />

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时间暂定。<b />

今年很特殊,除了常科需要正常举办以外,还出现制科。<b />

天宝六载的干支为丁亥猪年,是以常科为丁亥科,在九月十五日举行,由礼部侍郎主持。<b />

而制科推迟一个月,于十月十五日,既是由皇帝制定科目,往往由宰相主持。<b />

“回天水王,当然是常科人多,人才都会去常科,文人谁不向往成为进士呢?”<b />

驿长笑着向李瑄说道。<b />

他之前去过长安,每年九月,九曲之内,麻衣如雪。<b />

这些都是为常科而奋斗。<b />

“也是!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百年来士人的心愿。”<b />

李瑄微微点头。<b />

虽然制科是皇帝下令召来,考中都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官职,但和进士科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b />

常科要层层选拔。<b />

制科也不是谁都能去的,官员和布衣主要觉得自己有自信,均可自荐应考;另外公卿推荐也可应考。<b />

在开元天宝年间,很少有通过制科,而身居高位的人。<b />

但开元年间的宰相,有三分之二都是进士岀身。<b />

高宗宰相薛元超晚年感叹人生有三恨:一为不是进士及第,二为未能娶山东五姓女为妻,三为不能参与编修国史。<b />

薛元超是宰相,也是高宗时的文坛领袖,博学多才,却以非进士而遗憾。<b />

这使得进士在士人们心中的重量无有比较。<b />

有种种先例,使才子们对进士科趋之若鹜。哪怕与制科同,大部分士子会选择常科。<b />

李瑄知道,大诗人杜甫会参加这一次科举,他选择的是制科。<b />

“通一艺者赴长安”,杜甫的对自己的诗歌有绝对的自信。<b />

李瑄与驿长又聊了一会,然后探查驿站内的尺带珠丹。<b />

李瑄让两名亲卫形影不离地守护尺带珠丹,哪怕是在那车上,以免尺带珠丹不敢面对李隆基,自寻短见。<b />

“将军,山人要离开了,今后再见吧!”<b />

李泌经过沐浴更衣后,向李瑄告别。<b />

他不喜欢繁琐的礼仪。<b />

也认为那对他没意义。<b />

他要回到终南山深处的茅草屋内,继续修炼,感受生道合一,领悟长生不死。<b />

“皇帝赐我金玉无数,对您来说有如粪土。您不贪图富贵,但在没成仙之前,衣食住行还是要有的。”<b />

李瑄取出一袋钱,交给李泌。<b />

这袋子中除了一千多文钱外,还有一些散碎金银。<b />

不是李瑄不舍得,如果份量太重,李泌不会收下。<b />

李泌可是连肉也不食的人。<b />

李泌没有推托,他往来于嵩山、华山、终南山,需要盘缠。<b />

“此玉先生也收下,算是留个纪念。”<b />

李瑄又将一块玉佩递向李泌。<b />

此玉佩只是李隆基赏赐的众多玉器中的一個,上面雕刻有一株松树,品种顶级。<b />

“将军心怀天下,怜悯苍生,您的礼物,山人收下了。去一趟边疆,开拓视野,受益匪浅。风雪雨雾,山川河泽,其中皆有大道。”<b />

“如果将军将来离开长安,山人还想跟着将军见识一下边塞的大好河山。”<b />

李泌接下玉佩后,向李瑄说道。<b />

如果李瑄拜相,他一个道士,不适合和李瑄在一起,否则会引来非议。<b />

通过两年时间的观察,李泌发现李瑄是复杂的人物。<b />

其他李泌也不愿多想,但李瑄对百姓的纯粹,是他生平仅见,哪怕史书上也没见过。<b />

李泌相信,不论什么时候,哪怕李瑄再进几步,也依然会那样做。<b />

如此,就值得他去出谋划策。<b />

“保重!”<b />

李瑄没有多说,只是重重吐出这两个字。<b />

之前李泌已经提醒过,枉尺直寻这四个字,是李瑄要贯彻的。<b />

两人互礼,李泌洒脱离开。<b />

不久后,在咸阳驿前方,出现大阵仗。<b />

号角争鸣,锣鼓喧天。<b />

除了仪仗外,穿着各色铠甲的衣服羽林军分成十余队,每一队都有数百骑。<b />

加起来有五千骑之多。<b />

这些骑兵还拱卫着数百辆各式各样的车子。<b />

其中有几十辆车子雕刻纹,异常精致。<b />

这些车上都有一个座位,像是让人坐上去一样。<b />

当羽林军各就各位后,右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持节出列,向李瑄扬声道:“圣人有令,河陇骑兵,停驻于咸阳。酒肉将至,三日无限。令天水王和麾下诸将随大军至明德门。明日一早,天水王率诸将经朱雀街,至兴庆宫萼相辉楼下献俘虏。”<b />

“臣遵旨!”<b />

李瑄拱手领命。<b />

这一次没去太极宫。因为李隆基曾多次说过,想在萼相辉楼下见尺带珠丹。<b />

由于萼相辉楼在兴庆宫最南面,与宫墙连在一起。<b />

这也使李隆基站在萼相辉楼上,可以直接看到皇城外的街道。<b />

路过的百姓也会看到楼上的李隆基。<b />

李隆基建筑萼相辉楼,不仅仅是与大臣们在楼内吟诗作赋,观赏歌舞,大小宴会。<b />

更是与万民同乐,交流同欢之地。<b />

这次献俘,除了让楼上的大臣、外国使节看见,还要让街道上的长安百姓目睹。<b />

李隆基要让他们知道,强大的吐蕃赞普,也得向他这个大唐天子臣服。<b />

作为尺带珠丹出言不逊的代价。<b />

李瑄让罗兴率他的亲卫回长安的宋国公府邸,安排住下。<b />

他为李隆基准备的物品,也让罗兴等驾车带回去。<b />

然后招呼诸将,与陈玄礼一起。<b />

尺带珠丹和吐谷浑小王、象雄王、通颊王、党项王等人觉得非常难堪。<b />

这些马车没有任何遮挡,他们要被当小丑一样,当街展览。<b />

以前尺带珠丹坐上车上,骑在马上,接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所过之处万民跪拜,敬若天神。<b />

他知道长安还有吐蕃人。<b />

那些吐蕃人见到赞普,又会是何种心情?<b />

但尺带珠丹的抗议无效,他已经被羽林军架着到车子上。<b />

还想苟活一命的尺带珠丹只能无奈遵从。<b />

因为他还要向李隆基求饶,保全自己的性命。<b />

再丢人,也没有向李隆基跪拜时丢人。<b />

尺带珠丹接受现实了后,其他诸王、政务大臣更不敢反抗。<b />

李瑄运回来的金银珠宝,本用袋子装着,现在却被羽林军打开袋子,倒在一辆辆车子上。<b />

这车子虽然看起来更大,但里面空间小,但更多的是为了方便招揽。<b />

所以竟将金银珠宝装了“五百车”。<b />

五百名羽林军驾着这些车,排成长龙。<b />

两边都是羽林军拱卫,旗帜猎猎,乐器声一路不绝。<b />

“天水王及冠而王。这几个月长安因天水王变得不同寻常。自古英雄豪气,没有可与天水王比拟者。”<b />

陈玄礼与李瑄骑马而行的时候,感慨地说道。<b />

自三十多年前随圣人起兵政变后,一辈子在长安。<b />

他虽时有训练北衙禁军,但深知父传于子的北衙禁军,良莠不齐。<b />

还有就是羽林军从未上过战场,连陈玄礼都不知道羽林军的真正战力如何?<b />

能否和边军精锐相比?<b />

最新小说: 捅了太子一刀后 小狗扑蝴蝶 俗骨(强制爱 1V1 H) [红楼同人] 谁说林黛玉没有哥哥 上门冥王 [综漫] 散兵的雷系监护 闺阁藏春-穿回古代写色文(NPH) [综英美] 论库洛牌与哥谭的适配性 末日红细胞 尸王凶猛:妖妻,亲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