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也看着这位年轻的面孔,李瑄的事迹,他们已经听说。<b />
虽然有才华,可飞马射缨。但主将们是不服的。<b />
因为李瑄的战功,不足以节制丰安军。<b />
但这也大唐的制度。<b />
有些人一出生,就可以凭借父祖,门荫入仕。<b />
有些人十年寒窗,年年科举,皓首穷经,一生难以及第。<b />
好在这次战斗李瑄敢应为先锋,让诸将另眼先看。<b />
前锋军队,一个不慎就会被包围,若主力来不及支援,必将饮恨。<b />
“末将与王帅的想法一致,先横扫突厥左厢诸部,再与回纥、葛逻禄等联合,一举攻破突厥牙帐,去年圣人多次派使者,令突厥乌苏米施可汗投降大唐,但他不应允,这是忤逆圣人之意。依末将之见,我唐军应如苏定方擒贺鲁一样,生擒乌苏米施可汗,以威慑草原。让草原诸部知道,我大唐有能力虽远必诛。这样,将来他们一定不敢觊觎大唐。”<b />
王忠嗣英明睿智,制定上等战略,再加上去年刚剿灭突厥右厢,他哪有资格去质疑王忠嗣?<b />
他只会用心思考、学习,将其记录下来。<b />
虽如此,但不妨碍李瑄向王忠嗣表达心志。<b />
如有机会,他会请命王忠嗣,去突袭乌苏米施可汗的牙帐,他期望得到辉煌的功勋。<b />
“如果第一步完成,再观测有无这样的机会,想立下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天时利地人和,缺一不可。”<b />
在草原作战,战机没那么好捕捉。<b />
王忠嗣还要考虑各部调配和后勤问题。<b />
将领、士卒们的勇气、毅力,也是重要因素。<b />
他们即将万里出征,到达郁督军山时,不知多少士兵会掉队。<b />
如果可以,王忠嗣也希望唐军能生擒突厥乌苏米施可汗,或者拔悉密颉跌伊施可汗。<b />
震慑草原!<b />
确定战略目标,诸将一番商议后,朔方军六万四千七百人,出兵五万。<b />
登记在册的马一万四千三百匹,全部出动。<b />
其中还有数千匹非登记在册的马,如丰安军多出的马匹,以及其他军的许多私人马匹。<b />
胡人从军大唐,都自带战马。这属于他们的私人财产。<b />
其中,丰安军出兵六千。<b />
直属于大唐的诸胡都督,征集族人,动员轻骑一万。<b />
去年投降归附的突厥右厢诸部,动员轻骑一万。<b />
总的下来,唐军出出兵三万多骑,三万多步兵。<b />
朔方、九原、灵武、云中等十余郡太守、别驾,组织超过二十万民夫,为出塞士兵,运输粮草辎重。<b />
在没有确定最终战略前,粮路不能中断。<b />
只有在遇到敌人,或者完成某一目标的时候,士兵们才可携带干粮,轻装疾进。<b />
从八月中旬开始,正式发起战斗。<b />
唐军兵分两路,一路出阴山,以振武军、中受降城、安北都护府、东受降城、西受降城、一万直属突厥骑兵为主。王忠嗣亲自坐镇。<b />
一路从灵武鸣沙渡过黄河,沿着贺兰山西,一路北上,攻咄陆部、阿波达干部、喀喇部、余勒都思等部。<b />
以丰安军为前锋,定远军、本部经略军为主力,以皋兰州等都督府骑兵为翼。<b />
朔方节度副使张齐丘指挥。<b />
届时在浑义河一带与王忠嗣会师,然后向西北深入威逼。<b />
以唐军的战斗力,加上回纥、葛逻禄,呈犄角之势,分别从东西南北,四面合围。<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