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这还是以前的青城派吗?<b />
“掌门,您回来了?”<b />
“掌门回来了!”<b />
一行人上山的途中,路上遇到的所有道士,都在跟楚源打招呼。<b />
不少道士神情十分高兴,先一步上山,去通知长辈去了。<b />
两年多前,青城派成立的时候。<b />
清城山上,基本所有道士,全都加入了青城派。<b />
没加入的极少极少,如同凤毛麟角。<b />
所以对于自己此番回来,遇到清城山上的道士,这么热情恭敬地招呼自己,楚源也不意外。<b />
从前山而入,连续翻越几座山峰,很快他们就回到了青城派所在的位置。<b />
上清观!<b />
“青阳道长,你们这青城派规模挺大的嘛!”<b />
“就是,能在道教名山清城山上,拥有规模这么巨大的一座宫观,青城派的实力不容小觑。”<b />
绾绾和师妃暄看着眼前,这座规模巨大的宫观先后道。<b />
师妃暄甚至觉得,眼前的青城派规模,比帝踏峰上的“慈航静斋”,都要大上不少。<b />
而且青城派上清观门前,那块十分宽阔,足有两亩大小,由青石板铺就的练武场上,此时有不少寻常少年少女,在跟随着一群身穿道袍的道士练武。<b />
还有从那主殿里,进进出出烧香的百姓,也络绎不绝。<b />
看得出这座宫观,香火十分旺盛。<b />
楚源看着眼前这座规模比自己离开时,扩大了近十倍不止的上清观,他一时间人麻了。<b />
他离开上清观时,明明不是这样的!<b />
那时候这里还只是一个,有三五间房的小道观而已。<b />
怎么他只离开了两三年时间,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b />
“我离开的只是两三年时间,不是五六年,七八年时间,区区两三年时间,至于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b />
楚源百思不得其解。<b />
他还敏锐地注意到,原本有些年月,岁月痕迹斑驳的“上清观”牌匾,也换成了一面崭新,黑底描金字的“上清宫”牌匾。<b />
“掌门回来了!”<b />
就在这时,也不知谁喊了一声。<b />
顿时无论是上清宫的那群道士,还是正在广场上跟随道士们,一起练武的那群少年少女,都一起向楚源围了过来。<b />
楚源发现领头之人,正是他的师弟昆阳和一群老道士。<b />
相比他离开时,如今他的师弟昆阳,束发结簪,身穿一身玄黑道袍,虽然依旧身体健壮,将宽松的道袍,撑的鼓鼓囊囊,宛如一尊铁塔,但看上去身上更充斥着一股,令人不明觉厉的威严之感。<b />
相比之下,那些老道士也不遑多让。<b />
他们也穿着和昆阳一样的玄黑道袍,再加上白须白发的模样,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模样。<b />
再加上旁边那些身穿深蓝色道袍,普通青城弟子的簇拥,如今的青城派再也不像楚源刚离开的时候,看上去给人一种草台班子,而是有种名门正派的感觉了。<b />
“师弟,你终于回来了。”<b />
昆阳看到楚源,他十分高兴,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样的感觉。<b />
“咳咳~”<b />
“咳咳~”<b />
就在这时,旁边的几个老道士都咳嗽一声,这像是某种提醒。<b />
原本嬉皮笑脸,看上去十分高兴的昆阳,立即变了一副神色。<b />
他正了正仪容,对楚源躬身行礼:“掌门下山多时,我等恭迎掌门回山。”<b />
有了昆阳带头,其余老道士和年少的青城派道士也有样学样,躬身行礼:“恭迎掌门回山。”<b />
包括那些没有穿道袍,看模样是山下百姓子嗣,但刚刚在练武场上,跟随青城派道士们练武的那些少年少女,也都跟着一起。<b />
还别说,人一多。<b />
看到这么多人和道士,乌压压地向自己行礼。<b />
楚源一下子觉得,本来就是寻常的回山而已,一下子变得挺有仪式感的。<b />
“都起来吧,不用多礼。”<b />
楚源故作平静道。<b />
“一切照旧,派中长老和昆阳师兄,带我去我们派中议事的地方。”<b />
楚源接着又道。<b />
眼看楚源发话,昆阳这才挥手,对周围的道士和那些练武的少年少女道:“听到掌门的话了没,都散了吧,该干吗干吗去。”<b />
于是众人才纷纷散去,不过不少人的目光,依旧被楚源身后的师妃暄、绾绾、傅君婥三女吸引。<b />
实在是三女长相太漂亮了,即便是其中长相最差的傅君婥,也是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美人。<b />
不少人心中猜测,这会不会是掌门从山下带回来的掌门夫人。<b />
在王重阳创立全真教之前,道门还没有不允许成婚的说法。<b />
昆阳目光也在绾绾、师妃暄、傅君婥三女身上一扫而过:“掌门,这三位是……”<b />
楚源道:“她们三位,其中一位是我请回来的客人,另外两位则是魔门阴葵派的圣女和佛门慈航静斋的圣女,你们派人好好招待,不可失了礼仪知道吗?”<b />
昆阳答应道:“遵命,掌门。”<b />
楚源又转身对绾绾、师妃暄、傅君婥三女道:“三位,既然来了,就在山中住上一段时间,除了傅姑娘外,绾绾姑娘和师姑娘可来去自由,小道刚刚回山,派中有些事情需要我处理,就暂不奉陪了。”<b />
绾绾抿嘴笑道:“那就叨扰了。”<b />
师妃暄道:“青阳掌门先忙正事要紧,不用管我们。”<b />
叫昆阳安排了三个年轻道士,为她们三人引路,介绍交代青城派中的一些事宜后,楚源和昆阳以及诸位长老一起离开了。<b />
他们一起绕过清城派供奉道祖老子、天师张道陵、宁封真君的大殿。<b />
到了大殿后面,一处摆放着两排蒲团的屋舍中,众道士纷纷落座。<b />
看其余道士都分坐两排,在师兄昆阳的示意下,楚源坐到了最上首的位置。<b />
“有谁能告诉我,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青城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还有刚刚为什么要搞那么一处?”<b />
等落座之后,楚源目光环视众道士,询问众道士道。<b />
“掌门师弟,这件事情还是我来说吧,伱离开后没多久,在诸位长老的建议下,我们觉得之前的上清观规模太小,看上去过于寒酸,实在不足以成为青城派的所在地,便有了扩建上清观的想法。”<b />
昆阳向楚源讲述,两年多前楚源离开清城山后的事情。<b />
“可是钱财从哪里来,而且要将之前的上清观,扩建成如今的规模,需要不少的人力物力吧?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b />
楚源随后又问道。<b />
古代的大工程,动则几年十年,更别说是在道路崎岖的清城山中,扩建道观了。<b />
上清观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被扩建成了上清宫,只有一个可能。<b />
那就是了海量的钱财,招募了大量的工匠和民夫。<b />
但是楚源实在不明白,一穷二白的清城山以及青城派,是从哪里弄来海量的钱财,招募来大量的工匠和民夫的。<b />
“掌门师弟当真是慧眼如炬,其实我们青城派之所以能在两年时间内,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全仰仗山下百姓的相助,钱财是财力雄厚的富户捐的。”<b />
“至于工匠和民夫,则是百姓们自发帮忙修建的,最多时我们清城山上,有上万名民夫和两千名工匠,一起帮忙扩建上清观。”<b />
昆阳解释。<b />
“山下百姓不会平白无故地帮助我们,他们这么做,定有所求,他们的要求是什么?”<b />
楚源问昆阳道。<b />
这跟百姓拜神,是一个道理。<b />
“不错,山下百姓帮我青城派扩建上清观,的确是有所求,他们所求不过是为了避免山匪劫掠、以及官府盘剥,所以他们很多人,就搬迁到清城山的山脚居住。”<b />
“另外,他们希望他们的子女,拜入我们青城派学武,习得一身武艺,以便在乱世自保。”<b />
“但问题是,想拜入我们青城派的人太多了,我们根本收不过来,所以我和诸位长老商量过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只收习武资质和悟性好的弟子,资质普通一般的,准许他们成为我青城派的“居士”,也可以在我青城派习武,但却不是青城派的正式弟子,平时也不用穿道服。”<b />
昆阳把楚源离开清城山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全部讲给了楚源听。<b />
“那些没穿道袍的,全都是居士?”<b />
楚源问。<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