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 271.第269章 洪武之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271.第269章 洪武之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1 / 2)

第269章 洪武之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b />

自从洪武五年开始,往后的岁月里,琉球王国始终沿用明朝的年号。<b />

尊崇并遵循华夏正统历法,将自己视为明王朝的藩属之国,态度恭敬而谦逊。<b />

在明、清时期,琉球国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与追求。<b />

他们源源不断地向南京和北平的国子监,以及福州的琉球馆,派遣众多优秀的留学生。<b />

让这些年轻学子们远赴他乡,深入学习博大精深的华夏语言。<b />

正因如此琉球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汉语、闽语,特别是福州话的深远影响。<b />

这种影响如同涓涓细流,逐渐渗透进琉球语的每一个角落,使其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与韵味。<b />

琉球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于汉字文化圈之中。<b />

琉球群岛的上层社会精英们,已经习惯以汉文来记录事件、书写文章。<b />

下层的平民百姓,则运用一种充满原始美感的象形文字交流沟通。<b />

更为令人惊叹的是,就连琉球王国至关重要的官方文书、庄重严肃的外交条约。<b />

乃至记载国家历史的正史,无一不是用优美典雅的汉文撰写而成。<b />

就连那座象征着琉球王权的国都首里城宫殿,也并非如寻常建筑那般坐北朝南,而是别具一格地面朝西方。<b />

这一独特的设计布局,无疑是琉球百姓内心深处,对华夏大地深深向往与倾慕之情。<b />

诚然琉球人与隔海相望的日本人之间,同样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b />

然而每当来自华夏的册封使节莅临琉球之时,整个国家都会立即下达禁令。<b />

严禁使用日文假名、吟唱和歌,同时停止流通宽永通宝(日本古代货币)。<b />

琉球百姓也会纷纷换上华丽精美的唐装服饰,以此表达对华夏使者到来的高度重视与热烈欢迎。<b />

甚至在嘉靖三十六年时,那远在海外的琉球之地,还曾经积极参与并配合过大明抵御倭寇的军事行动。<b />

朱棡直到此刻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有着如此忠心耿耿且值得信赖的天生盟友,可老朱为何却要对日本忍耐这般漫长的岁月呢?<b />

时至今日表哥李文忠以及那位担任鸿胪寺卿一职的杨载,皆已当着整个朝堂之上众多文武官员们的面,清晰无误地表露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b />

此时此刻朱棡深感时机已然成熟,认为轮到自己登场亮相了。<b />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杨载仿佛突然间脑筋错乱一般。<b />

当留意到太子朱标始终未曾发表任何意见时,他竟然满脸悲怆壮烈之色,慷慨激昂地高声喊道:“洪武年间所蒙受的耻辱,至今尚未洗刷干净。<b />

身为臣子的愤恨,究竟要待到何时,才能得以消除啊?<b />

太子殿下,您是否能够听见那些身处大明沿海地区,长期遭受倭寇侵扰折磨的黎民百姓们,内心深处正在发出的声声哀叹吗?”<b />

但凡只要稍微读过一些历史典籍之人,便会知晓杨载感慨的开头那两句话,乃是源自于民族英雄岳飞的传世之作——《满江红·写怀》。<b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那令人痛心疾首的“靖康之耻”,其带来的屈辱简直超乎想象!<b />

岂止是尊贵无比的皇后,遭受凌辱之后悲愤自尽。<b />

那多达三千的嫔妃,更是被迫披上羊皮,如同牲畜一般任人宰割。<b />

最新小说: [红楼同人] 谁说林黛玉没有哥哥 上门冥王 [综漫] 散兵的雷系监护 闺阁藏春-穿回古代写色文(NPH) [综英美] 论库洛牌与哥谭的适配性 末日红细胞 尸王凶猛:妖妻,亲一口 这个世界挺怪 五维 九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