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城镇中心<b />
十里营乡大院,预制混凝土构件厂。<b />
沿着厂内轨道和平东湖西岸,自南向北,连绵数公里的场地中,数以万计的施工员,正在加班加点的忙碌着。<b />
有的在运送建材建料。<b />
有的在操作大型搅拌站。<b />
有的在捆扎钢筋。<b />
有的在浇筑沥青混凝土。<b />
有的在利用切割机修整毛边。<b />
有的在清理使用后的金属模具。<b />
也有的在养护混泥土预制件……<b />
而在场地外围。<b />
检验合格的无砟轨道模块,堆积如山,却又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厂内轨道两侧,并在底部铺垫了一块块大型钢板。<b />
稍许。<b />
一台电动机车推着上百节平板轨道车厢,缓缓驶来。<b />
另一条轨道上则出现了五辆装有小型龙门吊的工程轨道车。<b />
等电动机车停稳,五辆工程轨道车启动小型龙门吊,然后在施工员的帮助下,将起重绳索挂在大型钢板上,并吊起一大摞无砟轨道模块,平移到平板车厢内。<b />
该操作速度极快,仅仅半小时就搞定了上百节车厢。<b />
紧接着,伴随鸣笛和哨声,列车开始加速。<b />
然后穿过平东湖塑料大棚区,穿过旧县乡大豆产业区,跨越小清河铁路大桥,再穿过肥市北郊大豆产业区,最终抵达三元农业1号线的终点,天外桥站。<b />
这时。<b />
天外桥站的并行轨道上,出现一辆造型怪异的轮式工程车。<b />
该车长达20米,尾部同样安装小型龙门吊,但中间区域空置,并在车身前端设置了传送带和一个滚筒样式的机械装置。<b />
施工人员在轮式工程车中操作一番,龙门吊连接平板轨道车中的大型钢板,将一摞无砟轨道模块,平移到轮式工程车中间的空置区域。<b />
然后轮式工程车沿着轨道缓缓向前,来到1号线末端。<b />
与此同时,车上的施工人员,借助小型起重机,将一节节无砟轨道模块,平铺在传送带上。<b />
传送带运转,并借助金属挡板进行规整、测量,然后将无砟轨道模块送入滚筒设备。<b />
滚筒翻转,令无砟轨道模块沾满特制粘合剂,再将其紧紧贴在1号线末端,然后稳固、找平、测量,合格后,紧接着再贴一节、再贴一节……<b />
如是再三,轮式工程车不断向前,仅仅一分钟的功夫,便将1号线的轨道基础向前延伸了五十余米。<b />
而轮式工程车过去之后,轨道两侧的施工员,分别抬起一条经过养护和加工处理的钢轨。<b />
然后对接1号线轨道,并利专业工具加装对接件、安装高强度螺栓。<b />
等测量结束,施工员们纷纷拿出提前准备的预制钢构件,将钢轨固定在每一节无砟轨道模块两端预留的锁扣上。<b />
数百名施工员,分工明确,操作熟练,仅仅三分钟,20米无砟轨道就已经建成,然后开始下一个20米……<b />
三个小时后。<b />
高强度作业的施工员们,准时下班,换上养精蓄锐的第二批施工员。<b />
又是三个小时后。<b />
第二批施工员下班,换上第三批施工员……<b />
而另一边。<b />
向南十五里,同样有着一处大型工地。<b />
该区域内,渣土车奔流不息,施工机械震耳欲聋,数以万计的施工员穿插其中,或清理场地,或夯实地基,或挖沟垫土,或打孔灌注,或安装电线杆……<b />
很快,两条轨道路基呈现在眼前,并延伸向平阳县。<b />
或许要不了太久,轮式工程车便会将无砟轨道模块,铺设到这里。<b />
…<b />
泰市,天外桥瞭望塔内。<b />
老董和市总管轮流抬起炮筒样式的大号望远镜,遥望远方忙碌的施工现场。<b />
太快了!<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