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铁轨到货、机车到货(求追读)<b />
乡大院后方。<b />
余阳站在平东湖岸边,打量自家船坞。<b />
由于村镇中心附带的建筑,全都需要自备材料,这座船坞也采用了钢混结构。<b />
其上下两层,长100米,宽50米,借助上百根灌注桩,蛰伏在湖面上,犹如一座高档海景房。<b />
可惜这种功能建筑跟民舍不一样,只能建造一座,否则怎么也要卖上一批。<b />
余阳裹紧军用大衣,迎着生冷的小北风,走进船坞。<b />
眼前浮现出半透明页面,提示当前只能建造渔船。<b />
选择建造,让赶来的哥哥们,将水泥、细骨料、沥青、混凝土外加剂,运送进指定仓库。<b />
然后根据提示,放下船坞侧旁的水车。<b />
下一秒。<b />
视野中浮现出渔船3d图,两侧显示各种参数。<b />
包括规格、性能、寿命……<b />
余阳尝试调整建材配比,这些参数也随之变化。<b />
但水分为强酸、弱酸、强碱、弱碱。<b />
水泥按照强度,又有不同的标号。<b />
细骨料根据质量、材质,同样有不同的种类。<b />
而混凝土外加剂,就更复杂了。<b />
有的可以制作早强混凝土,适用于冬天施工。有的可以制作高流动性混凝土,方便泵送。有的可以制作高耐久混凝土,用于大跨度建筑……<b />
这就导致,自家必须反复更换建材,甚至联系县城,让人送来一批自家现在没有的试剂。<b />
终于。<b />
余阳用了两天时间,找到一组略微眼熟的配比。<b />
水泥:乳化沥青:河沙。<b />
1:1.6:2<b />
此外。<b />
聚羧酸高性能分散剂1%<b />
消泡剂掺量1%<b />
铝粉掺入量0.2%。<b />
u型膨胀剂掺入量12%。<b />
其中乳化沥青需要单独配置,也就是将沥青加热到160,掺入碳粉、改性剂,搅拌10分钟,再在170的环境中,高速搅拌10分钟,并掺入乳化剂……<b />
“得亏做过工程总承包,又承包过高铁项目,亲眼目睹了制作流程,否则没有丝毫印象,怎么可能做出乳化沥青。”<b />
余阳得到配比之后,想了想,从配方中剔除几样掺入剂,再按照经验,加入几样催化剂,令a砂浆的性能,降低三分之二。<b />
然后给新配方取名a-1型砂浆,并备注:无砟轨道专用。<b />
“回头开辟一个三元农业机密档案室,把它放在保险柜里等人偷。”<b />
“如果真被偷了,又有人模仿,自家再推出a-1.1型,性能比之前提升10%。”<b />
“接着推出a-1.2型,性能比之前提升20%。”<b />
“总之,谁敢搞事情,自家就用产品的一次次迭代,整的对方卖不出去东西。”<b />
至于专利什么的……<b />
随便写点东西,糊弄糊弄就行。<b />
余阳搞定这些,来到铁匠铺制作模具。<b />
当前的火车道,是铺设路基、铺设石子、铺设枕木,然后把钢轨固定到枕木上。<b />
无砟轨道不需要石子、枕木,它有点像修水泥路,又有点像拼接高架桥。<b />
总的来说:预先制作一个两端预留钢构件卡扣的长方体,然后用无数个长方体,拼接成混凝土道路,再铺设钢轨,并用钢构件将钢轨固定在长方体两端的卡扣上。<b />
由于这种轨道没有缓震结构,长方体必须具备缓冲、缓震、防腐蚀等特性,因此需要采用复合材料制作,于是有了a砂浆。<b />
不过,也可以不制作长方体,而是浇筑一个平台,用钢构件把钢轨镶嵌在上面,提高承载能力,但施工速度较慢。<b />
自家运输蔬菜和员工,基本不会运载重物,采用预制拼接,足够满足日常所需。<b />
这也是余阳只采购每米38k标准的钢轨,不采购每米45k、50k、60k钢轨的原因。<b />
稍许。<b />
在十個壮汉的操作下,铁匠铺打造好了10套长方体模具。<b />
把a砂浆倒入其中,余阳看看时间,这种复合材料凝固时间较快,大概3个小时就可以干透。<b />
但前期需要养护,大概5个小时洒一次水,一共洒3次,之后每7天洒一次水,如果遇到高温天气,一天洒2次。<b />
因此后续要让停车场那群改造战车的疯子,焊接几台轨道罐车。<b />
可以洒水,也可以灭火。<b />
“搞定,收工!”<b />
余阳走出船坞,让常福用长矛在冰面砸个窟窿,捧水洗把脸,瞬间精神。<b />
……<b />
回到乡大院。<b />
远处省道上沸沸扬扬。<b />
来来往往的人群,或抗着木杠,用绳索卸载钢轨。<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