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尉府幕僚们第一时间找到了相关的情报。<b />
休屠王部落在后来可是出名得很!<b />
金日磾、独孤皇后可都是休屠王部落后人。<b />
在后世,休屠王部落领地还有另一个名字,一个让后世王朝都头疼不已的存在。<b />
他后世名字很多,最出名的是突厥,那个逼得唐太宗都低头签下渭水之盟的突厥汗国。<b />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担心,在祁连山另一侧的浑邪王部落!”典庆更加凝重了。<b />
冒顿害他们不浅。<b />
如今的匈奴王城在东部,在并州正北甚至东北方向,可是浑邪王、休屠王都在并州西南。<b />
导致了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太多休屠王和浑邪王的情报。<b />
直到河西走廊的打通,他们才注意到了在匈奴还有这样两个庞大且实力强悍的部落。<b />
一个个情报被归拢,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b />
整个并州在行动决策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正确估算河西走廊的危险程度。<b />
他们只考虑到了地形的困难,却忘了在这条走廊之上和边上居然还有如此实力强悍的两大部落。<b />
“我们是不是把他们给卖了?”安期生、典庆都迟疑地望向了言晏。<b />
他们仔细归拢了情报之后,才发现,休屠王和浑邪王部落加起来的大军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b />
为了六千人,而出动大军深入大漠,这是不可取的。<b />
感性告诉他们不能把人卖了,可是理性告诉他们,不值得。<b />
最关键的是,旱情已经出现了,他们的粮草补给也会跟不上的。<b />
言晏脸色发白,并州这个草台班子终究是出现了致命的缺陷。<b />
那就是他们都不是专业的,国尉府如此,其他有司也是如此。<b />
若是这事由秦国的国尉府来制定,那么他们能在一开始就估算到所有的风险。<b />
可是并州并没有如此,他们太信任言晏了,以至于在言晏下令之后。<b />
所有人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坚决的去执行了。<b />
一个反对的声音都没有。<b />
所有人都在看着言晏,等待着言晏的回答。<b />
理性告诉他们,并州已经撑不起如此大规模的战争。<b />
可是那可是六千精锐啊,是他们生死相与的袍泽啊。<b />
“传孤令,命赵朝、蒙恬,全军回返北掖王庭!”<b />
“传孤令,并州四十以下、十六以上,所有青壮入伍!”<b />
言晏冰冷的下达了命令。<b />
这一次,并州要举全境之兵,奔赴大漠,剪除掉浑邪王和休屠王。<b />
至于没了兵力防守的北掖王庭……顾不上那么多了。<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