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知道司马懿野心很大,但他干嘛要冒着两边得罪的风险,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b />
此后多年,司马懿都没有露出一丝反意,也不知是贾诩威慑力强大,还是金茂防得好。一位军机大臣肯定不够,随着摊子越来越大,金茂精力有限,能够处理大事就不错了,零零碎碎的小事,不如丢给大臣们处理。<b />
可第二人用谁呢?<b />
戏志才不行!<b />
扬州、徐州都在他肩上担着,脱不开身。<b />
虞翻更不行!<b />
一个东北军团就把虞翻给整得苦不堪言,能力有限。<b />
荀攸还在建设豫州、兖州,任务也不轻。<b />
周瑜更不用说了,益州及其周围势力,包括凉州治安全都归他管。<b />
年纪轻轻,身体倒是不用愁,可经验、阅历都不如前辈们,周瑜只能拼了命地努力,更抽不开身。<b />
算来算去,也就早期的顾雍、阚泽还能用一用,张昭、步骘也不错。<b />
可河北四州也要人去治理,顾雍统筹,张昭、步骘辅佐,勉强够用。<b />
剩下的阚泽更是大忙人,脚不沾地的那种,荆州太学建完,又要跑长安去建分校。<b />
随着车道开始修建,大量人口涌入关西地区,长安再度繁华起来,人才缺口也就显得格外巨大,太学分校必须要建,还得趁早建。<b />
这么一算,高端人才还是少了。<b />
诸葛亮、徐庶这里人资历浅、经验少,最多跟司马懿一样打下手。<b />
成熟的人才要么随着袁绍、曹操死光,要么还在成长期。<b />
这天,贾诩的儿子贾穆因家事来找贾诩,正好被金茂撞见。<b />
一番交谈,得知贾穆还在幕僚府养鱼,金茂二话不说,把人提到军机处,父子二人共事也算是一段佳话。<b />
谁知,没两天就闹出了笑话。<b />
贾诩来金茂处告状:“犬子处置不当,致使海外舰队闲置两日,请殿下责罚!”<b />
贾诩所说的,乃是周泰手下人从美洲返回了,并带回土豆、番薯、番茄、玉米等一系列高产作物。<b />
贾穆也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本身比较愚钝,竟然让种子船在水上漂了两天,由于气候温暖,船上的种子都开始发芽。<b />
尼玛,这是不种都不行了。<b />
一番鸡飞狗跳,总算没有白费折腾远洋,发芽的种子顺利种下。<b />
但贾诩罪责难逃,轻则罢免,重则要打五十军仗,伤筋动骨。<b />
可金茂有怎么会打贾穆,笑着送走还差不多。<b />
别看天下刚刚平定,谁知道得罪毒士贾诩后果会怎么样。<b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茂宽慰道:“贾穆此次虽有小失,却也是无心之过,且看那发芽的种子,不正是预示着新生与希望吗?我军征战多年,为的不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长,百姓安居乐业吗?此番意外,或许正是上天对我们的一次考验,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份资源,细心呵护每一份希望。贾穆将军,你且将功补过,用心照料这些种子,待它们茁壮成长,便是你最大的功绩。”<b />
金茂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与信任,让原本因过失而忐忑不安的贾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仅是对这些种子的照料,更是对整个国家未来的承诺。<b />
但贾穆瞥了眼贾诩,便断然拒绝道:“殿下,您的教诲我铭记于心,但此番过失,我责无旁贷。您的宽容让我感激涕零,然而,真正的勇士应勇于承担,而非依赖他人的宽恕来逃避责任。我愿主动请缨,前往边疆最艰苦之地,那里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正是我赎罪与建功立业的最佳场所。我将以实际行动,不仅让那片不毛之地重焕生机,更要让那里的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与温暖,让每一寸土地都见证我改过自新的决心。”<b />
说罢,贾穆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已预见到自己汗水洒落之处,终将开出希望之。他的决定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金茂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b />
“贾穆,你的勇气与担当,实为我辈楷模。边疆虽苦,却也最能磨砺人的意志,成就非凡之事。我代表朝廷,批准你的请求,并承诺将全力支持你的壮举。愿你在边疆之地,不仅能够弥补过往,更能开创一片新天地,让你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b />
随着金茂的话语落下,贾穆如释重负。这一切全都是贾诩的意思。<b />
贾家三兄弟,老二在军队中混得风生水起,老三在军情处,要是老大还进入军机处,那别人怎么看?<b />
所有人都会视贾家为眼中钉,各种使绊子。<b />
贾诩深知不可多占的道理,明明大儿子最像他,也到了渴望功名利禄的年纪,但贾诩必须狠心压下去。<b />
这是为了贾家好,也是为了贾穆好。<b />
毕竟,贾诩死后,爵位肯定就留给了贾穆,完全不用担心会边缘化,只不过,贾诩就要努力了。<b />
可这点事,跟灭族之危相比,差太远了。<b />
贾诩宁愿稳一点,也不要出尽风头。<b />
贾穆的事,金茂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b />
新种子繁殖需要时间,推广更需要时间。为此,金茂使用催生种子的办法,在南方选地后,一年种两茬。<b />
这么一来,明年就能大面积种植,后年就能推广到全国,只需三年时间,大汉百姓短时间内就不用为挨饿而发愁了。<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