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计策开始生效<b />
二月底,洛阳。<b />
扬州牧金茂上表,请天子下诏,清查全天下的人口、田亩。<b />
这件事早就被金茂安排的人,宣传地沸沸扬扬,就连小皇帝刘协都听说了。<b />
满朝文武意见相当统一,隐而不发。<b />
谁家还没点破事,金茂也太不识趣,潜规则的事能摆上台面吗?<b />
原本董卓也是这么认为,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b />
袁术、袁绍这对兄弟,竟统一战线,为金茂摇旗呐喊,很有天子不同意,他们就自己干的意思。<b />
这个事情立马就变味了。<b />
要知道世上隐匿人口、田亩等最厉害的就是袁家,结果袁家第一个跳出来支持。<b />
要说里面没鬼,谁信啊。<b />
董卓迅速召李儒商讨对策。<b />
李儒不清楚内里缘由,在董卓面前表现极差,也就比一问三不知稍微好点。<b />
“哼!”<b />
董卓一掌拍掉案几上的物什,怒斥道:“文优,你在做甚?”<b />
李儒差点吓得魂飞魄散,董卓才不管你是不是女婿,上头的时候,照杀不误。<b />
他匍匐在地,颤抖着身子哀求道:“主公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弄清楚怎么回事。”<b />
“三天?”董卓宛如发怒的老狮子,余威尚存,吼道:“我只给你一天时间!”<b />
“喏…我这就去办,这就去办。”<b />
李儒屁滚尿流的,逃出皇宫,官帽丢了也不自知,一路驾车横冲直撞,来到贾诩住处。<b />
“文和救我!文和救我!”<b />
今天贾诩休沐,好不容易能和妻子享受半日闲暇,又遇到事情。<b />
不过,贾诩养气功夫极好,倒也没有太多情绪。<b />
平常当值,贾诩身穿甲胄看起来略显单薄,不像个将领,现在换上儒袍倒有几分文人气质。<b />
“拜见郎中令。”<b />
“哎哟,都什么时候了。”李儒急得抓耳挠腮,抓着贾诩的手就要往车架上拉。<b />
“您做甚?”贾诩一把就挣脱开李儒的双手,再怎么算他也是武将出身,比李儒这样的书生强多了。<b />
没有拉贾诩进宫面见董卓,李儒只能换个法子。<b />
他跳脚哀叹:“祸事了!祸事了!”<b />
“偌大的洛阳城,只有文和能救我了!”<b />
贾诩还是不温不火的样子,道:“你急也没用,不如坐下来喝碗茶,我也没有能耐救你,只能看天意了。”<b />
李儒也没办法,别看他是董卓面前的大红人,但人权方面,真不一定有贾诩高。<b />
这位才是高人!<b />
能在董卓军中效力多年,又居于不上不下刚刚好的位置。<b />
再上去一点,就要像李儒一样随时遭受生命危险,下去一点又会变成炮灰,更危险。<b />
只能说贾诩眼光毒辣,也许从一开始就看穿董卓为人,并不想太过亲近,又不敢太过低调,白白送死。<b />
这掌握尺度的能力,就足够李儒学一辈子,也不一定学的会。<b />
值得一提,李儒不止一次地在董卓面前举荐贾诩,无奈人家深藏不露,愣是让董卓看走眼。<b />
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说,李儒奈何不了贾诩,就算是耍阴招,可能都坑不到对方,反而坑了自己。<b />
李儒乖乖跟着贾诩进屋。<b />
泡茶、倒茶、喝茶。<b />
贾诩的一切行为都很缓慢,李儒急得直冒汗也得忍着。<b />
“文和,你倒是说句话啊!”<b />
李儒实在忍不住,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b />
“文和救救我,定有所报!”<b />
贾诩也不要李儒的回报,只希望别老是把他推荐给董卓就好。<b />
在李儒眼里,他每次跟贾诩博弈都输的很彻底。<b />
其实,在贾诩眼里,每次博弈,他都很心累。<b />
明明能安稳过日子,偏偏有人隔三差五要把你往火坑里推,关键是你还不能明说,而且这人还挺聪明。<b />
可以说,贾诩从内心深处是认可李儒的,不然,也不会跟他聊那么多。<b />
当然,聊天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稳住李儒,别总是没事找事。<b />
“郎中令何必惊慌,您现在不还好好地在与我交谈?”<b />
贾诩微笑道:“先喝口茶,心平气和,才能想出办法来。”<b />
李儒端起碗,猛灌一口,却被滚烫的茶水烫出狗叫声。<b />
“咳咳,丞相…只给我一日时间。”<b />
李儒一边吐舌头,一边埋怨道:“你还要取笑我。”<b />
贾诩端着茶碗,轻轻吹拂,再小心啜了口,道:“几句话的功夫,又费不了一日。”<b />
“郎中令稍安勿操。”<b />
李儒立马听出话外音,嘴里的舌头也不麻了,急切地说道:“文和有何计策,快快说来!”<b />
贾诩“呼呼”地吹着茶。<b />
李儒知道这个时候再着急也没用,心中急迫,脸上还得极力忍耐,狰狞极了。<b />
终于,贾诩再次啜一口茶,才说道:“扬州牧不就是要个名头嘛,给他便是。”<b />
“这都是小事,丞相不会不明白。”<b />
李儒连连点头,猛地才意识到不对劲:“这还是小事,那什么才是大事?!”<b />
贾诩又端起茶碗,不过,这次没啜,另一手指着茶碗道:“丞相现在就跟这碗茶一样,内里沸腾,外面看起来却波澜不惊。”<b />
“滚烫的茶水一口灌进喉咙,只会伤了自己,郎中令要透过现象看本质。”<b />
“喝茶要慢慢喝,事情也要慢慢做。”<b />
李儒若有所思。<b />
忽然,他恍然大悟:“我明白了!”<b />
“关东联军才是丞相心中最担忧的事!”<b />
“文和大才!”李儒惋惜道:“却不能为丞相所用。”<b />
贾诩立马放下茶碗,摆手道:“郎中令为何要这般看我,如今我也是校尉之一,位高权重,如何不算是为丞相分忧?”<b />
李儒摇头,不想争辩,这方面贾诩是他老师,再怎么说都没道理。<b />
“关东联军…”<b />
平静下来的李儒,智商开始回归:“扬州牧和关东联军…唔…袁绍…袁术?”<b />
可惜,有用的信息太少,李儒也猜测不出详细,只知道关东联军大概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才会使得袁术和袁绍联手。<b />
董卓作为袁家一手扶持上来的门生故吏,对袁家内情可谓门清。<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