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与孙坚联姻,可这家伙油盐不进,一心只为讨伐我。”“哼!”董卓很不满:“孙坚该杀!”<b />
随后董卓又苦恼道:“可除了这几个人,也没谁能与扬州牧一较高下。”<b />
李儒抱拳道:“主公误会了。”<b />
“您只需派一文士去荆州,联结当地士族。”<b />
“到时候,扬州牧想要掌握荆州,便千难万难!”<b />
“哼!士族!”董卓听到这个词就想发火,全都是过河拆桥之辈。<b />
“文优说的倒没错。”<b />
自己对付起来那么吃力的士族,董卓认为金茂肯定也很难对付。<b />
“何人能担此大任?”<b />
李儒嘴里吐出个人名:“议郎刘表。”<b />
“刘表?”<b />
董卓不屑道:“座谈之辈,何德何能。”<b />
“仅凭其宗室身份?”<b />
“扬州牧还是宗室之后,荆州士族不也没给脸面?”<b />
见状李儒心中越发肯定,说道:“就连主公都不曾看得起刘表,扬州牧必然轻视之。”<b />
“主公试想,若是派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前往荆州,扬州牧岂不是要立即赶走?”<b />
话说这么说。<b />
董卓迟疑道:“刘表真有能力统合荆州士族?”<b />
李儒抱拳道:“禀主公,我并不敢肯定,但试一试又何妨。”<b />
“就算刘表失败了,我们也没什么损失。”<b />
“那时,再行对扬州牧封赏安抚也不迟。”<b />
可要是成功了,刘表挡住金茂北上的步伐,董卓就赚大发了。<b />
董卓觉得也很有道理,便让李儒拟旨,令刘表为荆州刺史。<b />
原荆州刺史王睿罢免。<b />
…<b />
皇宫。<b />
小皇帝刘协见到任命刘表的诏书,才知道荆州发生大事。<b />
这些日子,董卓对刘协看管得越发地严,就连外界的消息都不让其知道。<b />
董卓拟订的诏书,刘协不敢从。<b />
不过,刘协很聪明,趁机召司空黄琬、刘表入宫觐见。<b />
“黄琬(刘表)拜见陛下!”<b />
“爱卿请起。”<b />
刘协年幼,却具备常人不常有的聪慧,他深知董卓非良臣,一心只想得到金茂的支持。<b />
“朕听闻太尉要敕封刘表为荆州刺史,两位爱卿可否告知,荆州发生何事?”<b />
黄琬是绝对的汉室忠臣,不然,当初就不会被董卓一道诏书,就放弃豫州大好基业,回到洛阳当个无权无势的狗屁司空。<b />
听到小皇帝的话,黄琬不由地老泪纵横:“陛下,您受罪大矣!”<b />
“不碍事,不碍事。”刘协连连摆手道:“爱卿可否告知外面发生何事?是不是扬州牧有所行动?”<b />
听到这话,黄琬更加心痛。<b />
万恶的董卓,身为皇帝就连外界发生什么事都不能知道,这还能称之为皇帝吗?<b />
“陛下,扬州牧于月前,击败荆州联军,现已占领荆州江夏、武陵、零陵、长沙、桂阳五郡。”<b />
黄琬如实禀报:“如今正往南郡和南阳郡进发。”<b />
公元189年有润十二月,现在时间正是润十二月初十。<b />
“太好了!”<b />
刘协欢呼雀跃。<b />
南阳郡离洛阳仅一山之隔,直线距离不到两百公里。<b />
这点距离对于擅长山地战的金茂来说,几天时间就能率领大军赶到。<b />
刘协都开始畅想等金茂替代董卓,那他该过上如何美好的生活。<b />
不料,刘表不合时宜地说道:“陛下,扬州牧狼子野心,您可不能被其表象所欺骗啊!”<b />
“你胡说!”<b />
刘协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般炸毛:“扬州牧乃是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你岂可诽谤他!?”<b />
刘表淡定地道:“先帝遗诏,陛下亲眼见过,其中有没有任命扬州牧为顾命大臣,陛下最清楚不过。”<b />
“你!”<b />
刘协伸出小手,气抖冷。<b />
“你枉为宗室!”<b />
就连黄琬都看不下去了。<b />
你刘表为了在董卓面前表现,没问题。<b />
可拿小皇帝做垫脚石是几个意思?<b />
“刘景升!”<b />
黄琬碍于刘表“八俊”的名头,也不敢太过分:“你要是没有别的事,就退下吧。”<b />
刘表拱手拜谢,头也不回地离开。<b />
小皇帝刘协气哭了,抓着黄琬的手问道:“爱卿,您说扬州牧真的是那样的人吗?”<b />
依照本心来讲,黄琬很想说是。<b />
刘表态度确实差,但说的也是事实。<b />
明眼人都看得出,扬州牧眼里小皇帝最多排第二甚至第三第四也可能。<b />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汉室忠臣?<b />
但扬州牧金茂,又成为小皇帝心中的白月光。<b />
黄琬不想因此而让小皇帝认为,全天下就没有忠臣了。<b />
“陛下,只要您相信扬州牧是忠臣,那他便是忠臣!”<b />
这种似是而非的话,小皇帝刘协也不管真假,安心下来:“只要扬州牧还是忠臣,天下就还有救。”<b />
等到情绪稳定下来,刘协又开始向黄琬提问:“扬州牧是如何作战?又是与谁作战?”<b />
黄琬如实回答。<b />
刘协咬牙切齿道:“这些自诩为忠臣之人,为何要与扬州牧做对?”<b />
黄琬感觉解释道:“陛下别误会,每个人尽忠的方式都不同。”<b />
“但请相信,天底下还是忠臣多!”<b />
刘协很懂事地拉着黄琬道:“我相信!”<b />
“爱卿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忠臣!”<b />
黄琬感动莫名,还想再说什么。<b />
得到刘表报告的李儒闯进宫来,冷着脸道:“陛下要休息了。”<b />
刘协可怜巴巴地看向黄琬,后者愤怒无比:“一个小小郎中令,也敢教陛下做事!?”<b />
“司空有话可对太尉言说。”李儒神情淡然道:“我只是个小小郎中令,听命行事罢了。”<b />
“你!”黄琬哑口无言,让他跟董卓硬刚,那是万万不能。<b />
回过头,黄琬安抚刘协道:“陛下安心,天下不会总在奸人之手!”<b />
刘协恋恋不舍地返回寝宫。<b />
黄琬愤然拂袖离开,心中暗下决定:“我定要联结忠义之士,为陛下分忧解难。”<b />
瞬间黄琬心中就有了十几个人选。<b />
从始至终,黄琬也没想过要联合金茂,威逼董卓。<b />
在他眼里,金茂跟董卓就是一丘之貉,谁来洛阳,都不是好事。<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