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将何太后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袁绍,“本初,我与太后乃是一体,不想违抗她的意旨。”<b />
“你看有没有办法,只诛为首的十常侍?”<b />
真是猪队友!<b />
袁绍心中滋味难以言表,这种机密的事情都能泄露,何进难以成大事。<b />
奈何人家才是当前最有权势的人,袁绍不得不想办法,多劝劝。<b />
“禀大将军,宦官亲近皇帝,出入号令,如今如果不全部消灭,以后一定要为害。”<b />
“这…”何进犹豫不决。<b />
一边是亲妹妹,另一边则是一些虚名。<b />
何进心中更偏向亲人,便说道:“本初,此事还需从长计议。”<b />
“你们帮我想个办法,既能安抚太后的心,又能诛灭宦官!”<b />
袁绍跟何颙等人对视一眼,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奔腾。<b />
天底下哪有两全其美的事!<b />
若要成大事,必须要有所抉择!<b />
可看到何进犹豫不决的样子,袁绍觉得还是不能逼迫太紧。<b />
不然,何进完全倒向宦官那边,可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b />
“大将军,此事我也要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再给您答复。”<b />
何进觉得也是,当场要人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太过于强人所难,便同意了。<b />
当晚,袁府。<b />
袁绍火速召集各族代表,商议大事。<b />
有了上回的教训,这次内部会议并没叫袁术参加。<b />
“诸位,大将军此等作态,我等该早做决断,到底要如何去做?”<b />
众人议论纷纷,一致认为必须诛灭宦官。<b />
“好!”袁绍总结道:“那我等就需要想个法子,如何逼迫太后同意诛灭宦官。”<b />
众说纷纭,却没个有效的提议。<b />
这时,许攸站出来说道:“袁中军,何不调任外军进京。”<b />
一听这话,袁绍击掌称妙:“子远可有人选?”<b />
“并州牧董卓,兵精将强,坐拥三万步骑,足以!”<b />
许攸非常贪财,之所以会举荐董卓,一方面他收了董卓巨大的好处。<b />
另一方面董卓乃是袁家门生故吏,肯定不会遭到拒绝。<b />
果然,袁绍双眼放光,立马想通其中关键。<b />
年初,宦官忌惮董卓兵力强盛,矫诏令董卓交出兵权。<b />
这件事,董卓可是来信亲自问过,袁隗也是把事情来龙去脉都说了个清楚。<b />
因此,董卓不仅是袁家门生故吏那么简单,还有更深层次的恩情在。<b />
最重要的是,董卓跟宦官有仇,绝对不会站在宦官那一边!<b />
“子远说的好!”袁绍当即拍板:“就这么办!”<b />
这时,有人站出来反对道:“何须如此麻烦?”<b />
袁绍循声望去,说话之人却是曹操。<b />
“孟德,有何指教?”<b />
袁绍有点生气,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不说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异姓兄弟,关系比一般人好太多。<b />
袁绍怎么也想到,第一个背刺的人,竟会是曹操!<b />
“袁中军,我只是就事论事。”曹操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道:“以如今大将军的兵力、权势,难道还需要借助外人?”<b />
“只要说服大将军,此事便可解决。”<b />
看到曹操自信满满的样子,袁绍还以为要说出什么惊天计谋,没想到就这?<b />
“哼!”袁绍冷笑道:“孟德既有如此智慧,那就麻烦你去说服大将军吧。”<b />
曹操哑然,他要有这个本事,还需要在这鬼混,早就去做了。<b />
“怎么?”<b />
袁绍却不准备放过曹操:“孟德只有信心提出计策,却无信心去实施?”<b />
众人哄笑。<b />
许攸笑得最是大声:“曹阿瞒不就是这样吗?”<b />
“当初,阿瞒与本初出去偷腥…”<b />
瞬间许攸感受到一股子杀气,闭嘴不再说后续的糗事。<b />
见许攸乖巧,袁绍这才收回杀人的目光。<b />
“诸位,可还有异议?”<b />
万万没想到,还有人敢跳出。<b />
袁绍一看来人,大将军主簿陈琳!<b />
算了,让他说吧。<b />
陈琳出列作揖道:“袁中军,曹孟德所言,正合我意。”<b />
“我愿与孟德一起向大将军进言。”<b />
“若是我俩失败,您再提这条计策,岂不是两全其美?”<b />
听完,袁绍觉得很有道理,到时候何进拒绝两人提议,再提他的建议,通过率必定更高。<b />
可许攸不这么认为,跳出来反对道:“为何不能是本初先进言。”<b />
“若是大将军拒绝本初的提议,你们两个再去劝说呢?”<b />
“如此本末倒置的事,陈琳!你居心何为?”<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