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陆康被说服,庐江郡到手<b />
庐江郡守府。<b />
金茂带着刚收获的周瑜,来拜访庐江郡守陆康。<b />
说是拜访也不准确,确切地说是来通知。<b />
“您是陆逊的长辈,也就是我的长辈。”<b />
金茂说话很不客气:“庐江郡逆贼横生,我不会追究您的责任,也请您不要多管闲事。”<b />
“您也一把年纪了,就好好颐养天年,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们这帮年轻人就好。”<b />
陆康并不领情:“州牧好意,老朽心领了,但是我认为所有事情都要按照汉律,依法办事。”<b />
“而不是随意定罪,将良善的百姓都当做逆贼!”<b />
没想到陆康的态度这么决绝,金茂用商量的语气,退一步说道:“那我不去管那些在庐江郡“安分守己”的百姓。”<b />
“我只管把手伸到九江、伸到丹阳的逆贼,总可以了吧?”<b />
“哼!”陆康怒声道:“您是州牧,怎么做您说了算,但我作为庐江郡守,守土之责,无法懈怠!”<b />
跟老头子说话就是费劲,一根筋就是不退让。<b />
金茂耐心散尽,正想要发作。<b />
背后周瑜轻拍了两下,金茂意会,佯装出门看园的样子,先走出来。<b />
“公瑾有话要说?”<b />
金茂狐疑地看向周瑜,要知道刚刚戏志才和荀攸也在,两人都没说什么。<b />
周瑜拜道:“使君,陆郡守与毋丘毅、周昕之辈不同。”<b />
“他在庐江郡经营多年,素有民望,若是冒然取缔,怕是会引起动乱。”<b />
金茂眉头紧皱,没想到陆康这么难搞。<b />
“那你有什么好主意?”<b />
周瑜并没回答,而是反问道:“使君想要在庐江郡做什么呢?”<b />
“军屯!”<b />
周瑜沉吟一二,提议道:“不如这样,您上表罢免庐江郡所有县令、县长,任用自己人上任。”<b />
“如此一来,就可跨过陆郡守,做您想做的事。”<b />
金茂双眼贼亮,口中却说道:“不好吧,我手下也没那么多治理人才。”<b />
周瑜笑着问道:“您麾下谋士如此之多,为何不把这个问题交给他们去解决呢?”<b />
一句话就遭到戏志才和荀攸二人的白眼,大家都很忙,臭小子净找事!<b />
“对啊!”金茂击掌道:“就这么办!”<b />
“志才,公达,军屯的事,还需你二人多费心。”<b />
“喏。”<b />
戏志才并未跟着金茂和荀攸返回议事大堂,而是拦下周瑜不爽地问道:“你小子存心给我俩找事?”<b />
周瑜恭敬地拜道:“戏军师多虑了,我还要获得您的认可,怎么会故意找事呢?”<b />
戏志才看着面前之人年轻的脸庞,不由想起另一个人,也是这般锋芒毕露。<b />
“希望你真能做得像你说的那般好。”<b />
“说吧,你的计划是什么?”<b />
周瑜简述利用周家在庐江郡的影响力,在百姓中为金茂宣扬名声。<b />
久而久之,陆康就会在各方面被取代。<b />
聪明的人不用多言,戏志才立即指出其中缺点:“第一,耗时日久,主公等不起那么久的时间。”<b />
“第二,你怎么保证周家人不会犯错,若是犯错又该如何处置?”<b />
“第三,军屯制你应该不太了解,你还是去了解一番,再完善你的计划。”<b />
不料,周瑜反驳道:“我很了解军屯制,我更了解军屯制将来的发展!”<b />
戏志才皱眉道:“你在胡说什么?”<b />
周瑜轻笑,拔出腰间宝剑,在地上划出三条曲折的线。<b />
“这是黄河,这是淮河,这是长江。”<b />
“广陵郡、九江郡、庐江郡在这里。”<b />
周瑜在淮河与长江之间划出三块区域。<b />
“我敢断言使君不仅要在庐江郡实行军屯,将来还会在下邳、广陵两郡实行军屯!”<b />
“使君这盘大棋令我惊叹!”<b />
周瑜感概道:“据扬州而望荆州,使君所图非小啊。”<b />
戏志才大惊:“你别乱说,主公爱民如子,怎会轻启战端?”<b />
戏志才怎么会没怀疑,只是不敢去深入地想而已。<b />
“正是爱民如子,使君才不得不如此啊。”<b />
戏志才不敢想,周瑜却没这个疑虑。<b />
“我听说使君得到先帝遗诏,要匡扶正统?”<b />
“那正好!”<b />
“据荆州、扬州,北望洛阳。”<b />
周瑜剑尖在淮河末端,划个小圈,这里就是南阳郡。<b />
再往北面点的地方一插,就是洛阳,两者相距不远。<b />
“到时候,使君坐镇南阳郡,我等为先锋开道,直逼洛阳,则大事可成!”<b />
此时此刻,戏志才神情恍惚,仿佛看到另一个郭嘉在那指点江山。<b />
像!太像了!<b />
“不对!”<b />
戏志才意识到两人仅是相似,实则有天壤之别。<b />
郭嘉瘦弱,而周瑜矫健。<b />
郭嘉家世也不如周瑜。<b />
最重要的是,周瑜这小家伙貌似还会领兵!<b />
有战略眼光,可能会行军打仗,还这么年轻!<b />
戏志才不仅为主公看人的眼光而惊叹。<b />
难怪不曾给郭嘉的待遇,竟被周瑜捷足先登。<b />
“当初,或许主公对奉孝有如今的一半,结局就不一样了吧。”戏志才心想。<b />
这一刻,戏志才想要仔细考量一番周瑜的深浅,便针锋相对起来。<b />
“你说主公坐镇南阳,那你有没有想过,南阳士族林立,先锋还未出发,就先被束缚手脚,动弹不得?”<b />
周瑜皱眉道:“我仅是猜测,使君尚未明确说明要这么做。”<b />
戏志才咄咄逼人:“周公瑾,敢问你是谋士还是将领?”<b />
“我文武全才。”周瑜自信道:“当为帅才!”<b />
“说的好!”戏志才逼问道:“那帅才该具备那些基本要素?”<b />
周瑜眉头皱得更紧,倒不是不爽戏志才的态度,而是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帅才。<b />
接着,周瑜以韩信为例,详细阐释帅才的基本要素。<b />
协调沟通能力、计算能力、学习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管理能力、执行力,甚至说到了性格等方面。<b />
戏志才听得很仔细认真,等周瑜说完,才拍手称赞道:“你聪明,也很有野心!”<b />
“但是!”<b />
“你别忘了,淮阴侯(韩信)是怎么死的!”<b />
周瑜当然知道韩信是怎么死的,不过,却不理解戏志才为什么这么说。<b />
便拱手请教道:“我不理解您的意思,还请明说。”<b />
戏志才却并没有直说,而是举例说起虞翻往事,刘安往事。<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