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狗屎运,凌操立大功<b />
中平三年的最后一天。<b />
吴郡都尉许贡劫杀会稽郡守唐瑁的运粮队,抢夺粮草。<b />
扬州六郡轰动。<b />
会稽郡太守唐瑁、代豫章郡守金茂,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制裁许贡。<b />
随后,吴郡太守盛宪联合吴郡都尉联名上书,指控唐瑁、金茂二人狼狈为奸,祸害三郡之地。<b />
事情逐渐闹大,扬州新任刺史巴祇下场来调解,奈何双方各执一词,只能再度上报朝廷。<b />
洛阳,大街小巷的吃瓜群众,把这件事当个笑话看待,增加一点饭后谈资。<b />
只是蛮夷之地的三个郡而已,洛阳人瞧不上这些住在山里的乡巴佬。<b />
中平四年,洛阳城。<b />
鲁国名士孔融为吴郡盛宪摇旗呐喊,呼吁上层查明真相。<b />
然而,皇帝刘宏忙着在西园玩乐,哪有空搭理这点小事。<b />
…<b />
中平四年一月。<b />
余杭县。<b />
早在许贡发动劫杀之时,金茂就渡江率军占领余杭县,唐瑁则在钱塘县坐镇,配合戏志才调度粮草。<b />
扬州刺史巴祇过来调解,也是因为这件事。<b />
金茂态度很坚定:“只要许贡交出罪魁祸首,我就撤退。”<b />
罪魁祸首就是许贡,怎么交?<b />
这件事许贡理亏在先,扬州刺史巴祇手下军队还不如许贡多。<b />
他就算想帮盛宪这一方,也帮不上忙,便离去,返回州治九江郡寿春县。<b />
于是,金茂陈兵余杭县,许贡、盛宪陈兵乌程县,双方进入对峙。<b />
倒不是金茂非要等朝廷的消息,而是攻城战并没想象中那么好打。<b />
金茂已经出击过一次,许贡龟缩乌程县不出。<b />
金茂见状,并未急攻。<b />
通过观察,许贡手下的兵素质的确不如他,但人家装备豪华。<b />
两千人清一色全甲,除骑兵外,兵种齐全,守城战备齐全。<b />
抛开其他不谈,许贡表面上的实力就不弱,金茂要是强攻县城。<b />
不仅传出去的名声坏了,还要做好损失惨重的准备。<b />
得不偿失。<b />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应对。<b />
经过这些天的调查,金茂发现乌程县西边就是山林,百姓多于其他三面种地,唯独西面少人。<b />
听百姓所说,山上有严白虎率数千山贼盘踞,经常下山打劫抢粮,西边自然而然地就没人了。<b />
而严白虎又是乌程县豪强,金茂料想县城里不会有太多粮草,许贡必然要从其他地方运粮。<b />
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b />
金茂命令后方送全部战马过江,共三百匹。<b />
又从军中挑选三百精锐作为骑兵,其中一半多之前就学过骑马。<b />
虽说当不了真正的骑兵,但能坐在马上不摔下来就足够了。<b />
三百人往乌程县东南北三个方向一撒,只要出现运粮队的身影,三百人就会聚集给予打击。<b />
金茂以董袭为首,杨林、凌操为辅,各带一只百人骑兵队搜寻一个方向。<b />
凌操身为余杭人,从小上山下水,什么偷鸡摸狗的事都干过,唯独没骑过马。<b />
这也没办法,南方少马,更别说战马,入伍前凌操见都没见过。<b />
所以,这次能入选骑兵队当个小队长,凌操格外珍惜。<b />
这不,他手下百人队中一小半三十多人都是余杭本地人。<b />
当初,从余杭县出来的百人,现如今还剩八十多人,除了凌操手下三十多人外,其他近五十号人现在都是精锐老兵,在各主力效力。<b />
这次能够在故地彰显武力,不用说凌操,就算是这些余杭人也想好好露把脸,让乡亲们看看,曾经的混账少年都长大了!<b />
因此,经过商量,凌操特意选了个北方,大家伙都认为,要是许贡要运粮,肯定会走震泽(太湖)。<b />
吴越之地,百姓更习惯以舟代马,水路既快又方便。<b />
只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凌操。<b />
“踏马的!你们真给老子丢人!”<b />
由于凌操求金茂给他调来三百人中的全部余杭人,导致他手下不会骑马的人最多。<b />
董袭和杨林都带队出去溜达两圈了,凌操还在训练手底下的人骑马。<b />
“坤桃,你可别说他们了,你自己不也那个熊样?”<b />
杨林正好带队返回,送上一句无情嘲讽。<b />
凌操不服气道:“杨秃子,说得你多会似的,你头顶那块怎么少的,心里没数?”<b />
“嘴硬!”杨林笑道:“你就等着我跟董队长拿头功吧!”<b />
这时,董袭也正好带队返回,见到两人得意地勒马,战马人立而起,看得二人直撇嘴。<b />
暗自腹诽:“有什么好神气的,不就是主公偏爱,给装上了高桥马鞍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