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阴差阳错,歪打正着【求追读】<b />
“将军,您说得很对。”<b />
“这样的秧苗就算再优秀,必将夭折!”<b />
金茂从容不迫拍马屁道:“您的品质如高山流水般高尚,胸怀如大海般开阔。”<b />
“末将有一计,可助将军,忠孝两全!”<b />
朱儁满意地点头:“讲!”<b />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金茂不敢擦汗,说道:“我有一名手下名叫白石。”<b />
“他曾经告诉我,冶县附近闽越人多势众,又出了一位杰出首领。”<b />
“末将在想,若是附近没有山越,那会不会是冶县的闽越跨境作案?”<b />
这个说法很扯淡,冶县跟永宁县直线距离六百多里,闽越要有这个后勤能力,早打过来了。<b />
朱儁皱眉,这个借口太烂。<b />
他第三次叹气:“冶县太过遥远,如今粮草殆尽,士卒疲惫啊。”<b />
没有明确拒绝,就是要人给出解决方案。<b />
金茂如有神助,福至心灵:“上个月,末将治下收得粮草三万石,正好献给将军。”<b />
按照晚稻亩产六石计算,六千亩地就是三万六千石,除掉乡民所得还有两万石,再凑个两万石草料,就是四万石。<b />
在这里,金茂玩了手文字游戏,说粮草三万石,并不是粮食三万石。<b />
朱儁哪听不出来,但这就足够了!<b />
“好!”朱儁大喜:“金司马忠心可嘉,再记你一功!”<b />
“只是敌情如火,半刻也耽搁不得。”<b />
底牌都出尽了,金茂还有什么好藏着掖着,抱拳下拜:“末将愿为先锋!”<b />
朱儁非常满意。<b />
接下来,就是闲聊时间。<b />
朱儁很贴心地为金茂讲解一遍,长途行军的注意事项,又教了很多自己的经验。<b />
最大危机度过,金茂立马进入学习之中,这可是名将私教课,可遇不可求!<b />
两人相谈甚欢。<b />
末了,朱儁拿出一卷竹简,道:“这是我多年领兵经验,就赠与你吧。”<b />
还有这种好事!<b />
金茂高兴地接过,按照当时的礼节,只有师生才有增生情节。<b />
正犹豫要不要行弟子礼。<b />
就听朱儁说:“去年,我见吴郡富春的孙文台有才,也赠了他一本,往后,你俩若是遇见,也好交流一番。”<b />
金茂赶忙行了弟子礼说道:“谢将军。”<b />
不为别的,就为跟孙坚孙文台做同学。<b />
次日<b />
朱儁做出决断,行动效率很高。<b />
金茂作为先锋,携带一个月的口粮从陆地出发,先行沿着海边前往冶县。<b />
朱儁则要等后方粮草辎重送达,才会携五千战兵经近海,乘船后至。<b />
按照正常行军速度,朱儁说不得会后发先至,水路可比陆路快多了。<b />
更别说,这一路上金茂得翻山越岭,速度更慢。<b />
那只是朱儁的估算时间。<b />
但金茂可憋着气呢,这一路上,纯当练兵,按照《朱儁操练手册》指示,用鼓声指挥全军。<b />
跑在前面的人,天天吃最多的饭,做最少的事。<b />
落队跟不上的,就在后方帮忙押送辎重,干最重的活,吃最少的饭。<b />
充分刺激,九百人嗷嗷叫着往前冲,谁也不想落后。<b />
原本预计二十天才能到,只了一半时间。<b />
十天就到了冶县!<b />
这个时候,朱儁才刚接收完粮草,准备启航。<b />
…<b />
冶县,户不过万,设县长,主掌政事。<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