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也算是够强的人物了,一次次被扶苏打击,一次次站起来,想要寻找新的办法,完成复国的大事。<b />
只是他可能永远也想不出,扶苏这个家伙,他是穿越者。<b />
就在张良万念俱灰,想要找颗歪脖子树上吊时,忽然听到有几个人议论说,“二世一旦开启边地分封,十年内,外必有诸侯强大,届时天下又将要危险了。”正是这一句话,让张良又有了活下去的动力。<b />
张良意识到,纵使韩国彻底不能复兴了,那也不应该让秦二世好过,不应该让韩国的毁灭者如意,要让他们尝尝我所尝到的痛苦。<b />
这份执着,放在任何领域都会有一番大成就,可惜张良偏偏把他用在了复仇上。<b />
他正打算,物色一位厉害的诸侯,到时候好去指挥他攻打秦国呢。<b />
可巧啊,居然在半路上就遇到了任嚣。<b />
张良想要接近任嚣,但是他听说了任嚣的一番言论后,打消了这一念头。<b />
“我没有什么大的野心,这辈子竟然能被封为广王,已经是祖先庇佑。现如今,我到了闽中,决定不制定任何政策,不颁布任何法规。我要天天喝酒,天天跳舞,天天唱歌。”<b />
任嚣这么对随行的弟兄们讲着。<b />
当然,他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做的。<b />
因为两广地带,地理位置特殊,本来就是一块没有被人开发的热带雨林,人丁稀少,又经历了残酷的杀伐。<b />
任嚣意识到,皇帝的安排绝对是符合他性格的。<b />
他在这片封地上翻不出浪来,就是个清闲富贵之人。<b />
很多诸侯都看不起任嚣。两广地带与其他诸侯分封所得地盘相比较,比燕代之地还不如。<b />
一个发达的农业文明国家,去了一块满是森林的土地,这根本不像是什么赏赐,准确的说,是打发。<b />
所以当时秦国士兵们反对嬴政攻打百越,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百越这块土地对于中原人来说,价值根本不大,不能耕种,占领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在。<b />
只有商人趁机谋利,可是也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痛苦。<b />
可是任嚣不在乎这些,他已经很高兴了。<b />
张良正是听到任嚣的那番话,这才打消了追随他的念头。<b />
“这个人虽然头脑简单,会听从我的话。但是他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不会去做一些伟大的事情,我还是另寻他人吧。”<b />
随后,张良来到了荆地寿春城,他看中了楚国地广人多的局面,相信如果有朝一日晋王——昌平君想要造反起事,有他帮助,打败秦国的机会会更大。<b />
只是昌平君这个人,张良很难接近他。<b />
这位秦国贵族,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存在。在来的路上,他就担心此去荆地,会遇到反秦楚国贵族复辟势力。<b />
可说实话,扶苏给了昌平君这么大一块地盘,又封了人人羡慕的晋王作为封号,昌平君实在是不好意思造反扶苏。<b />
而且他见识过扶苏的手段,知道扶苏手里有几十万精兵,一旦自己有不对的举动,他将成为被扶苏打击的第一个对象。<b />
这位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晋王,首先学会的就是低调。<b />
所以在熊启抵达寿春后,他第一时间是先安抚当地百姓,宣布拒绝见客。<b />
熊毅忍不住夸赞,“大哥,你真是成熟了不少,又精进了。拒绝见客的话,我们能少了很多麻烦。”<b />
熊毅觉得,“反秦复辟势力和我们不是一条路子的人,他们想要和我们一同瓜分地盘,享用权力。这怎么能行?”<b />
“楚国,不,如今是晋国了。晋国是我们的天下。”<b />
身为晋王的熊启,一开始还听着很高兴,很满意,但是听到【我们】二字之后,心里起了一点小小的不舒服。<b />
但是他望着熊毅沧桑的脸,对自己满是崇拜的眼睛,他还是打消了自己的念头。<b />
“极好。今日起,即日起,我就封你为我的丞相。”<b />
熊启和熊毅,这时候哥俩的关系,那是情比金坚。<b />
而跟随这对好兄弟来到晋国的,还有一对好兄弟。<b />
他们正是陈余和张耳。<b />
当初扶苏不在咸阳城时,秦始皇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势,降低扶苏在朝中的影响力,曾经刻意提拔过扶苏手下的名士。<b />
陈余、张耳就在其中之列。<b />
这两个人,扶苏还没有来得及召见他们。<b />
他们自己感觉在咸阳城久久得不到重用,又担心秦二世日后因为那些小事怪罪他们,于是就跟着熊启熊毅来到了晋国。<b />
晋国,这是秦二世始建诸侯之中最大的一个国家,享有最大的地盘不说,更有寓意最好的封号。<b />
扶苏一心一意要让秦国再次伟大,而很有些人,则选择了让诸侯国伟大。<b />
形形色色的人,张良、陈余、张耳、项梁、宋义,都开始走向了熊启。<b />
这位晋王,他和扶苏之间的君臣之义,舅甥之情,已经被无数人架在火上烤了。<b />
————<b />
在各路诸侯远离咸阳之后,扶苏开始着手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改革军功爵制。<b />
了几乎整整十六年的时间,扶苏坐上了皇帝的位置,终于把大秦帝国从毁灭的边缘拉了回来,接下来就是改变历史的时候。<b />
国尉缭,是大秦帝国内部支持扶苏改革军功爵制的第一人。凭借着绝对的军事指挥地位,扶苏有他支持,改革军功爵制的想法被提出后,朝臣们没有人敢发声反对。<b />
随后几位真心拥护扶苏的大将,也一一站出来说话。<b />
蒙恬、李信、赵佗,都支持扶苏的作为,他们终于在朝堂正式公布了秦国决定停战的消息。<b />
扶苏公然在朝堂上说,“天下长期地处在战乱之中,人们无法过上安宁的生活,人心浮躁,动乱不止。朕初继位,决定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b />
“大秦帝国,未来三年内不得打仗;关中赋税,皆降低两成。”<b />
一些老大臣们,他们对扶苏这几个月内的作为非常不满。<b />
但是看到蒙恬、李信、赵佗等将军都支持扶苏,一个个只好闭上了嘴。<b />
在经历了大殿内长久的静谧之后,蒙恬这才公然站出来说:“陛下英明。”<b />
“陛下英明。”蒙毅也跟着附议。<b />
冯去疾犹犹豫豫,没有出来带头。<b />
王绾望着扶苏,也是不解他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b />
但是为了保护这只刚刚上位的小雕鸮,王绾还是站出来了。<b />
“陛下圣裁,此乃天下万民之福。”<b />
随后,朝堂内才爆发出空前的轰鸣。<b />
“陛下圣裁。”<b />
坐在上座的扶苏,表面上波澜不惊,其实心里非常困惑。<b />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