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父子不合,为什么要拉我下水。就算没有这件事,嬴政也照样会对冯去疾发火的。就因为扶苏和冯去疾之间的翁婿关系。<b />
冯去疾抚着额头。<b />
“太子,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就是政治。人人都说火很危险,实际上火在明,火多大多小,在哪里烧起来,烧了多高,都是能让人看得到的。可是哪里有水危险。”<b />
“一个人能够看到火有多高,可是他很难通过观察看到水有多深。水才是险啊!”<b />
“太子,你要知道,玩政治是涉水,而非玩火。太子永远不知道,下一步是生还是死。太子,您还年轻,即便聪慧,可是有时候您敌不过经验。”<b />
“太子收手吧,这样对谁都好。去往百越监军,对陛下、对太子、对绾绾、对百越将士、对这个天下的庶民、对朝中的臣子,都是最好的选择。”<b />
“您是太子,未来要肩负起保护国家的责任。”<b />
扶苏却摇头,“不。我是太子,从我成为太子那一天起,我就要肩负起保护这个国家的责任。”<b />
“太子的意思是,您还要继续前进?”冯去疾最担心的就是这个。<b />
“冤有头、债有主。丞相是不是忘记了,您为什么能今日坐在丞相的位置上。”<b />
扶苏也不和冯去疾绕弯子了。<b />
他已经用嬴政杀了身边所有侍从的事情和冯去疾挑明了情况,眼下,他们两个都很危险。<b />
当然,这是因为扶苏把嬴政架在一个危险的地方。<b />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奥妙之处。只要你争夺、只要你斗争,双方必定都有所失去。除非你们合作,你们才能共赢。<b />
冯去疾胡须抖了两下,“听太子的口气,难不成我是因为太子才坐上了这个位置。”<b />
“您还记得,我当初第一次攻打楚国吗?”<b />
记忆奔涌而来,冯去疾顿时面色一红。他为自己今日的傲慢感到羞愧,曾几何时,是他劝扶苏说,退出楚国的战场,回到秦国去的。<b />
虽然这件事确实帮助扶苏和嬴政巩固了父子关系,让他们曾经有着长达十二年的‘父子关系甜蜜期’,可是代价仍旧是巨大的。<b />
“若非我听从您的话离开,李信攻楚那件事就不会发生。”<b />
“若非我当时听从您的话离开楚国战场,您是否认为,我在军中的威信只有今天这点吗?”<b />
“若非我听从您的话离开长葛,试问我的父皇怎么会信任您呢。您可是我的外舅。”<b />
这件事冯去疾确实有负扶苏,他当初为了做丞相,让扶苏退让。那时候扶苏推让了,就是那一次,冯去疾觉得扶苏很软弱,是个看重情义大过看重利益的人。<b />
直到今天,冯去疾才知道他当初错了。<b />
“太子当日之所以答应我,莫不是就为了今天。”<b />
“我倒没有那么多的算计。”<b />
其实这个事,主要是当时扶苏力量太过弱小,军中影响力不大,冯去疾也只是少府。嬴政要拿掉他的话太容易,扶苏必须要做个乖宝宝。<b />
如果当时不退,后续嬴政不会再给他机会让他出去打仗的,也就不会有那次四十万大军和楚国大战了。<b />
那才是最关键的一次。奠定了扶苏在大秦帝国的地位真正战役。<b />
事实证明,扶苏当时做的是对的。<b />
只是现在,局势变了,扶苏要拉拢冯去疾,他必须要先声夺人。<b />
他自然要提这件旧事。<b />
“总不能,一直都让我这个女婿吃亏啊。外舅如何忍心啊?”扶苏微笑望着冯去疾。<b />
冯去疾面色坚毅,还是不为所动。<b />
投靠扶苏,这风险太大了。<b />
而且这意味着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恐怕要被万古唾骂。<b />
这就是冯去疾的弱点了,这哥们非常注重气节,注重名声。<b />
扶苏望着冯去疾,心里琢磨。要不我在他怀里哭一哭,就像父皇当初趴在王翦怀里那样。<b />
就在扶苏琢磨的时候,冯去疾一本正经对扶苏说,“那件事,是我欠了太子一回。太子今日来讨,我冯去疾无话可说。”<b />
“不过,人情不讨,人情永远在。人情一旦讨,咱们可就要明算账。太子今日来找我,必然也是对我有所要求。”<b />
“只要太子要求的不过分,我冯去疾全力以赴。但是此事之后,咱们之间,再无相欠。”<b />
冯去疾知道今天是躲不过去了,干脆把话说明白。<b />
“好。”<b />
“好。”<b />
“好。”<b />
扶苏用三个语气说了三遍好。<b />
“我杀了赵高,父皇势必满腹怒火。”<b />
冯去疾听了这句,顿时眼睛瞪得极大,“太子,您还知道啊!?知不知道,因为您的这桩事,现在御史台都疯了一般,什么陈年旧账都翻出来了,这让陛下一度威严扫地。”<b />
扶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总之,这件事发生之后,父皇势必恼火。我打算按照你们的意思,去往百越。”<b />
冯去疾一听,顿时悬着的心放下来了。<b />
“太子,您终于清醒了。”<b />
“但是,外舅您得答应我一件事。”<b />
“说罢。”冯去疾觉得,只要扶苏离开了,自己的丞相之位还有一家老小的命都能保住。<b />
“我这次一走,父皇势必打击我多年来在咸阳的苦心经营。我提拔的臣子,恩荫于我的朝臣,恐怕都是父皇要剪除的对象。”<b />
“我想请丞相在朝堂上作为内应。”<b />
冯去疾听罢,并不愿意答应。<b />
他很为难。<b />
他觉得扶苏顺位继承是最好的方式。他不敢想象太子造反这种可怕的事情。<b />
“这件事,我无能为力。”<b />
让扶苏没了手臂,其实对所有人都好的选择。难道说,冯去疾和一些大臣不知道扶苏走了之后,嬴政会对恒阳宫和他提拔的臣子做什么吗。<b />
当然不是,他们心知肚明,只是默许这些事的发生。<b />
他们只想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牺牲扶苏的暂时利益完全正当。再说了,扶苏提拔、挑选的,并非权臣之子,十之有九都是庶民,扶苏看起来并不会代表他们的利益。<b />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自然都是期盼着嬴政动手打击太子,剪除太子的羽翼了。<b />
当一个人弱小时,需要依仗别人才能生存,这时候大家都看它很顺眼,随后三不五时会欺辱它。<b />
但是当一个人强大了,他不需要依仗其他人了,能随时解决掉其他人,这样的人又会成为大家的眼中钉、肉中刺。<b />
“外舅会答应的。”<b />
冯去疾笑了,“太子,伱得罪了太多人。我没有办法帮你。”<b />
“我听说,父皇想要废了丞相。也就是说,父皇想要剪除我的羽翼,其中包括废除您的丞相之位。”<b />
扶苏永远记得那一天冯去疾的脸色。<b />
他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局促、惧怕、不安、恐慌,最后可怜巴巴地抬起头,像只无家可归的老猫用眼神哀求扶苏。<b />
“那我要怎么做呢?”<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