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更是两眼发直,“沛县?这末将倒是孤陋寡闻了。”“哎,我也是听一位世外高人说的。他说沛县这个地方,以后会出帝王。”<b />
蒙恬大为惊讶,随后立刻眼露凶光,“太子的意思是,未来沛县要出谋逆之徒吗?”<b />
“差不多。”<b />
“那我们何不先下手为强?”<b />
“我也是这个意思。我已经决定,亲自去一趟沛县。”<b />
既然是太子的决定,纵使不合乎常理,可是他又能怎么样呢,只能遵从。<b />
“那太子打算何时动身呢?”<b />
“我打算,见过南公之后,就去沛县。随后再返回咸阳。”<b />
“太子对楚国的南公这般感兴趣,是打算要请他入朝吗?”<b />
扶苏发出无奈地笑,“这些世外高人,他们是择时而出,择木而栖。非君王任用他们,而是他们借助君王的权力实现自己的抱负。”<b />
“我并没有十足的信心让他到我身边来帮助我,只是若能请得他为我指点一二,解答心中的困惑,我也就很满足了。”<b />
蒙恬听了,只是感慨,“所谓礼贤下士,就是说太子吧。这位南公,他现在应该就在寿春城内,末将这就知会李将军,请他务必以太子的名义善待此人。”<b />
——<b />
次日,秦军将士再度来到了扶苏的帐内。<b />
冯毋择第一时间站出来,“太子,这战事还没有结束,眼下说战争的目的为何,这就像是在冬天讨论夏天应该织什么颜色的布一样。臣认为太子先下令灭掉楚国。”<b />
经过了一夜的深思熟虑,冯毋择感觉太子这个人实在是有些不切实际。<b />
太子怕是已经忘记了秦法家的根本思想。<b />
人性本恶。<b />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军中那么多庶民,哪个会愿意为一些不相干的人谋利益而放弃唾手可得的功勋。<b />
太子这是自掘坟墓的做法。<b />
众人也都上前附和。<b />
屠唯是气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好好的军功,怎么能就此飞了。<b />
“是啊太子,剿灭楚国才要紧。这些楚国的大军,我们不可以对他们手下留情。一旦放他们回去,若是大王知道了,势必责罚我等。太子宅心仁厚,岂能忍心看着我等被大王责罚?”<b />
扶苏只望着屠唯,“只怕以我秦军之兵力,就算全力开展围剿,也未必能将楚军歼灭多少。我们现在所处的是楚国的边角地带,尚且有大量的实地。”<b />
“楚人所在的地方,都是水域,三分沼泽、三分湖泊、三分山,一分地。”<b />
“我秦军若是要追击他们,怕是驱策千里,也未必能赶尽杀绝。”<b />
扶苏不是不给手底下的将士立功的机会。<b />
只是从历史上秦朝末期楚国的兵力情况来看的话,当初王翦六十万大军灭楚国,楚国恐怕也只是兵力消散,四处流窜而已,王翦根本没有灭掉楚国有生力量。<b />
六十万大军一年都做不到赶尽杀绝,你三十万兵马去追四十万的楚军又能做到什么程度。<b />
你为了军功要人家的命,人家肯定跟你拼命。<b />
众将也都不是傻子,他们自然听得出来,扶苏这话也是为了他们好。<b />
冯劫对扶苏道,“那既然追不到他们,可是放这些人回去,对秦国也是威胁啊。”<b />
对秦国是威胁,对太子也是不利的。<b />
扶苏也坦言,“我恐怕贸然发动全面反击,最终只会落个双输的下场。”<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