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臣子们立刻小声议论起来。<b />
“四十万?这比王老将军提议的要少足足二十万。以如今的情况来看,如果出兵四十万就能打败楚国,自然能够重振我秦国声威。”<b />
“务必要压住楚国得胜之势,先打退他们。我秦国绝对不能再坐以待毙了。”<b />
“只要能打败楚国,那我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指日可待了。”<b />
发出这类议论的,都是文士。<b />
听起来让人感到说得头头是道,没有一点错处,甚至还让人感到血脉贲张。<b />
但是对秦国去攻打楚国不能说没有起到什么大作用,是全无用处。<b />
嬴政将目光落在朝中老将身上。<b />
国尉缭和将军蒙武两人紧挨坐着,两人一起正一起打量扶苏,仿佛在看二十年前的自己一样。<b />
“不知国尉以为太子可以出行吗?”<b />
缭心知,嬴政这是要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去提高太子在军中的声威。<b />
“臣倒是想先问问太子,对于此次攻打楚国,有几成的胜算?”<b />
就像是蹴鞠一样,闹了半天,球还是回到了扶苏脚下。<b />
众人又将目光落在扶苏身上,“以四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只是我想要完成在天下人面前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我秦一统天下的天命说。只要我们秦国捍卫了这个天命说,天下还有谁人胆敢挑唆庶民起事呢?”<b />
嬴政一向是个有政治远见的人,在听到扶苏的理由后,心中自然更加肯定自己的选择。<b />
像王绾以及其他臣子,也都看出这个主张的好处。<b />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就和嬴政立志要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事业一样,但是他们决定支持扶苏这么干。<b />
扶苏双目如炬,“所以经过臣综合考量一番,这次战事不能由臣来预估到底有几分的神算,而是集整个秦国之力,也一定要让秦国有十成的把握战胜楚国。”<b />
嬴政望向眼神坚定无比的扶苏,心里不禁感慨,这小子,果然有气魄,确实是很有寡人年少的风范。<b />
其他臣子听了,也都附议。<b />
“太子说的对。集全国之力,务必要在两年之内拿下楚国和齐国。”<b />
这些来自天下各处的才智之士们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一点都不怕,反而纷纷兴奋起来。<b />
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事,他们的名字将被永远留在史册上。<b />
尉缭看着这样的太子,不住地点头,“那我再问太子,要用什么样的战术去攻打楚国呢?”<b />
扶苏思量一番,办法他在来的路上就想过了。<b />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这次攻打楚国,要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难,扶苏请单独对国尉讲。”<b />
缭捋捋胡须,又问,“那太子打算以谁为将呢?”<b />
“将军王贲为主将,杨端、任嚣二位将军为副将,另召蒙恬与李信为前锋。”<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