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现在就回去要封地,要封赏,楚国的战事不要再管了。<b />
现在回去,功劳还不算大,获取一个君位属实是大赚。<b />
如果留在楚国,眼下明明已经啃下了硬骨头,秦国四十万大军灭楚国,几乎是旦夕之间的问题。<b />
等这个实际的功劳落在你头上,到时候整个秦国的兵马都要奉你为主,那个时候伱父亲大王他绝对不会再愿意给你其他封赏。<b />
如果太子你想去追求功名,人心,往往是被大王制裁的开端。<b />
战争全打赢了回来,你再回到咸阳,不说有没有什么封赏,光是打击都够你受的。<b />
没办法的事情,谁让秦王政是你的父亲,他出生时间比你早,干创事业也比你早。他就是有能力做这些事情。<b />
冯去疾没有再回答扶苏。<b />
“我这个人呢,说过一遍的话,基本上不会再说第二次了。”<b />
冯去疾留下这话,一脸冷漠地走掉。<b />
扶苏和众宦侍朗卫都守在后面,众目睽睽之下,他对扶苏说这么些莫名其妙的话,引得众人不满。<b />
灌夫上前,“太子,少府怎么能这么对太子说话呢。”<b />
当着众人的面,扶苏颜色不改,只是用很平常的语气道,“少府乃我仗人,无可厚非。”<b />
【仗人:岳父】<b />
众人听了太子这么说,自然为太子抱不平。<b />
左右都忍不住道,“太子,您实在是脾气太好了。”<b />
扶苏摆摆手,“都是小事”<b />
冯去疾是有实权的大臣,管秦国所有的钱,秦国的财政大臣。<b />
财大气粗,这种语气和态度,也算正常。<b />
只是扶苏总觉得,冯去疾要自己赶快决定什么。听冯去疾的意思,到现在为止,嬴政始终还是信任他的。所以这次来到新郑的人是冯去疾,而不是其他大臣。<b />
傍晚吃饭的时候,扶苏也还在想今天冯去疾说的话。<b />
“难道他的意思是,要给我争取封君的机会。但是要我尽快脱离这次战事。”<b />
该不会我这个岳父,想要做我和我君父之间的中间人吧。<b />
扶苏在咸阳城,一个靠山就是冯去疾,另一个靠山就是熊启。<b />
熊启的心思,扶苏早就知道了。<b />
没想到冯去疾看着恭恭敬敬,竟然也对权力这么热衷。<b />
扶苏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稳固自己的地位。结果这两个人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却表现的是出奇的一致,他们都把自己当垫脚石。<b />
不愧是秦王身边的权臣啊,一个个,都名不虚传。<b />
扶苏用膳时,不住地饮酒,他品味着这果酒,滋味在口中回甘。<b />
扶苏对两个宦侍道,“明日,请少府来饮酒。务必将人请到。”<b />
笔者不认为军功对于帝国的继承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在那个时代,权力和名正才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太子,已经天然有着继承君位的合法权力。如果只有兵马,回去造反也会很快就招致失败,因为名不正。儿子造反父亲,会被天下耻笑,没有人跟随。第二个是,此时秦王政的威望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关中的控制非常强。一言以蔽之,此时的扶苏虽然实力渐渐强大,可无论是实力上还是时机上,都不足以用异常手段继位。<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