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士兵们,他们跟着我,从头到尾都要小心。所以他们一旦加入战场,都是最投入的。”<b />
这就是李信为什么年纪轻轻,被很多将领讨厌但是又不得不服的地方。也是为什么他能年纪轻轻,从一个郡守之后一跃成为秦王十分器重的将军。<b />
别人在三十五这个年纪,也最多是当个都尉。<b />
可是李信三十三,已经成为了将军。<b />
若论神勇,当今秦国的朝堂里,还真的没有人能比过他。<b />
就是王贲,他也是没李信这么大的胆子。<b />
把战争当冒险,这是王贲不看好李信的根源。<b />
——<b />
言归正传。<b />
星夜里,平舆城阙前的守卫,明明听到了远处有巨大的响动。<b />
可是四周山川河水树木之上只是浮着一层淡淡的月光,黑影叠着黑影,根本看不清到底是什么。<b />
“我仿佛听到有马的声音。”<b />
城阙上一般都是两个卫士,来回在四米不到的地方,交替查看前、左、右。<b />
“很正常,这地方经常有野马出没。”<b />
“我好像听到有人的喘气声。”<b />
另一个士兵听到,当即叫骂起来,“你个耗子变的。自己胆小,还要带上我。疑神疑鬼,你要吓死我。真要来人了,首先死的就是我们两。”<b />
紧接着,二人听到一阵更明晰的响动。<b />
在战国末期的中原大地,找到一座三层楼筑都是很难得的事情。<b />
这就使得,很多方寸地域之间,天地山川草木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封闭空间。<b />
稍微有点子动静,就能传到很远的地方。<b />
李信带人擎着火把,从山坡上冲下来了。<b />
千军万马,突然就这么杀过来。<b />
“什么情况?我们的人?”<b />
岂止是阙门上的守卫听到了,城中的百姓也听到了在山河之间喧嚣的人声。<b />
秦军是从平舆城侧面的山谷里走出来的,忽然间就冲到了楚人眼皮子底下。<b />
城阙分为二,一左一右。一共四个守卫在城楼上,还有四个在阙楼下。<b />
“敌袭!”<b />
他们看到这样的场景时,铺天盖地的尘土已经卷到了脸上。<b />
随之而来的更大规模的队伍出现。<b />
一个个火红色的火把,在河谷平地间飞奔出来。<b />
“鸣镝!有敌袭!”<b />
守卫一边在城楼上敲钟,一边对着天空释放信号。<b />
只是太晚了。<b />
一般来说,敌军的进攻是己方可以观测到的。<b />
所以事先会有点准备,即便真的见到了敌军两腿发软,起码后方准备了足够的武器,可以抵挡一阵。<b />
可是现在的平舆,真的没有多少人。<b />
就是平舆的城楼上,也只有百来个守卫。<b />
见到这种情况,楚人你望我,我望伱,虽然最后不约而同都是去逃跑,可是在自己逃跑前,奔走相告,敲锣鸣铛。<b />
“秦人杀过来了!”<b />
“秦人杀过来了!”<b />
“快跑啊!”<b />
秦人还没杀过来,平舆城中将士已经疯了。<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