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起码是个贵族(求订阅!求全订!)<b />
信其实也不看好熊启这个人。<b />
他的野心都写在脸上。<b />
“下臣听说,太傅曾经在被罢相之前,在章台宫与大王吵了一架。是最近攻打楚国,这件事才被传出来。”<b />
“什么事?”扶苏显得很紧张。<b />
“听说在太傅被大王罢相前,大王曾要求昌平君主动放弃丞相之位。”<b />
“太傅一向自诩功高,怎么会在这种事上退步。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君父才……”<b />
信又道,“比起这个,太傅曾经对大王提出过一个请求。而这也正是如今诸臣都在议论的。”<b />
“何事?”<b />
“分封。”<b />
秋天已至,一到了夜间天气果然凉了下来。<b />
一股冷气从远处吹过来。<b />
湖边的芦苇丛集体都飒飒响动,霜气覆盖在地面草尖上,草地上亮晶晶的一片。<b />
“我知道了。”<b />
信一直很好奇,太子对分封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毕竟如今秦国的地盘,已经比当初周朝建立时都要大了。<b />
“太子您认可分封吗?”<b />
“我不认可。可天下人都活在旧日分封的梦里。”<b />
信的面孔上浮现出笑意,“大王经常说,以后只有太子能够接替大王的事业。其实很多人都想要分封,继续裂土封侯,可是大王不一样,大王似乎是要打造一个没有封国的天下。”<b />
“这就是叔公和君父决裂的根源所在。他们两一起栉风沐雨,走过这么多年的路,比谁的感情都深厚。但是叔公不满足于只做个丞相,不满足于做朝臣,当他看到秦国真的将要吞并天下了,想要的就是封国。”<b />
“可是太子,您又靠的是什么让这匹不愿意受人控制的烈马安静下来呢?”信问完这个问题,仅仅是一瞬间,他忽地想明白了原委。“太子您……”<b />
“有时候,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因为我们谁也看不清楚事情的全貌。”<b />
信双手又放回宽袖里,心中却是久久起伏不定。他内心相当震撼。<b />
“太傅今日不仅将他的女儿送给了太子,同时又建议太子谋取冯氏之女。他是想要做什么呢。”<b />
“自然是想让我的实力变得更加强大,地位更加稳固。”<b />
“单纯只是为了太子吗?”<b />
“你想到的,我也想到了。”扶苏看着一脸担忧的信,又补了一句,“君父也知道。”<b />
信听到最后一句时,也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了。<b />
太子毕竟是大王的亲儿子。<b />
信一直觉得,像大王和太子这样对彼此互相信任的父子,这在历史上实在是少有的。<b />
信一直想要记录一些关于大王和太子之间互相信任的事情,可是记下的都是不能够被记载入史书的。<b />
诸如像眼下这些言录、事录,那都是不能写上去的。<b />
“对了,不知太子打算娶谁的女儿为嫡妻呢。太子的夫人未来将成为秦国的国母。如今太子已经纳娶了太傅之女,只是这正妻之位。”<b />
“冯氏之女,最合适不过。”<b />
熊启很聪明,自己已然娶了他的女儿,紧接着再谋取一个大人物的女儿,一定会让朝野上下都感到不安,更不要说一向是专权独揽的嬴政了。<b />
可是冯去疾不一样,他眼下权势不高,为人又低调啊。一个家族除了他自己,其他的人都官职不高,只是分散在各官府、军中、地方郡县为秦国效力。<b />
而且他是太子,娶的起码得是个贵族。<b />
放眼朝野,现如今符合这一条准则的人实在是不多。<b />
“冯家眼下声势不大,可是素有名誉,又是昔日赵国世家。我娶他的女儿,不仅仅能让朝野上下满意,而且不会引起他人的猜测。就算太傅不举荐他,我也还是得在冯、王几家的女儿里做选择。”<b />
原本扶苏想着成亲这种事不着急,但是他发现自己不着急,却有太多人替他着急,不如早早就做了决定。<b />
以她母亲的那点子智慧,等到自己走了,这王宫里就又成了赵高的天下。<b />
次日正午,扶苏接了太傅的女儿来到王宫里的消息率先传到了椒房殿。<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