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神龛,地缚灵,香火神道,祈愿<b />
让管事男子没想到的是,河水中竟然凭空多出了两具尸体。<b />
看其穿着,正是先前跳入水中的那两个小厮。<b />
这样惊悚的一幕,直让他感到浑身都在冒凉气。<b />
“快跑啊,水里有鬼!”<b />
这声巨大的呼喊声,顿时引起了船上其他人的注意。<b />
当他们得知画舫船的船尾,漂浮着三具尸体,其中两具还十分‘新鲜’的时候。<b />
画舫船上霎时间一阵鸡飞狗跳,很多身穿锦色绸缎的商人骚客,以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尘女子。<b />
就连衣服都顾不上穿,慌慌张张的就往码头上冲。<b />
只有从头到尾,旁观了这一切的洛言,知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b />
最初的那具尸体下方,有一团巨大的黑影。<b />
黑影中似乎有一道残缺的凡人魂魄,看起来狰狞无比。<b />
怨气冲天。<b />
在水域中的某种异宝加持下,竟诞生出了简单的自我意识。<b />
要知道凡人的魂魄本就微弱无比,很多人死后,其魂魄都是直接消散的。<b />
能成为这样一团怨灵鬼魂,不被自然消散的异种存在,其概率是非常低的。<b />
这是一具女尸,其魂魄中充满怨气。<b />
每个接近她原身尸体的人,都会被她拖入水中溺死,仿佛在报复着什么。<b />
在简单观察了一会儿之后,洛言就将注意力放到别的地方了。<b />
他很好奇,那石像将自己的意识带到这里,又有什么用意。<b />
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是在苍梧界,还是其他世界?<b />
抱着探寻一切的想法,洛言的意识绕着这座世俗小城转了好几圈,最终在小城西北角的地方,发现了一座破败的神龛。<b />
里面供奉着一尊神像。<b />
只不过这里杂草丛生,断壁残垣的模样,一看就荒废了很久。<b />
神龛上的泥柩满是裂痕,里面的神像或许是因为遭受了风雨侵蚀的原因,整个身体已经呈现出半风化的状态。<b />
仿佛只要用力一吹,就能吹走上面的绝大部分石屑。<b />
神龛的左右两侧,还刻画着几个略显模糊的大字:<b />
敬皇雷府侍中仆射上相真君,驱邪,摄魔,辅圣,蛮雷<b />
当洛言看见这神龛里的石像敬语时,心中微微一动。<b />
这似乎就是辰阳蜃宫中的那尊石像,只不过缩小了很多。<b />
洛言有种猜测,这两者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说不清的联系。<b />
“水尸,残魂,神龛,石像”<b />
这一幕幕画面,让他感到无比熟悉。<b />
像极了洛言曾在五行观的藏经阁中,看过的某位前人经传中记载的段落:<b />
“三界有神,神能入梦,会降世,会镇邪,守护一方。”<b />
传记中记载的画面,与现在的情景,何其相像!<b />
这让洛言不得不思考其真实性来。<b />
这石像的本质是什么?<b />
这里又是什么地方?<b />
还在苍梧界吗?亦或许仅是南柯一梦?<b />
不断纷杂的思绪,回荡在洛言的脑海中,让他久久不能平静。<b />
陈老祖做出此种安排,肯定是有他的用意。<b />
想不通根源,洛言只能耐心等待。<b />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解开这一切了。<b />
先前围绕着这座泥筑小城转了一圈,也不是毫无收获。<b />
在好几家院落的上空,洛言都看见了凝结的灰败之气。<b />
这些灰气,在他如今的这种状态中,变得很是显眼。<b />
当洛言跑到这些世俗人家的家里时,发现那些灰败之气的散发者,就是一个个接近生命尾声的人。<b />
有的病入膏肓,躺在床上只能无声的哀痛呻吟。<b />
旁边则站着好几道身影在默默垂泪,似乎是至亲之人。<b />
还有的垂垂老矣,全身蜷缩在厚重的破布被中,瘦成一团皮包骨的身体不停的哆嗦。<b />
身旁一个照看的人也没有<b />
无一例外,这些人的生命都快走到了尽头。<b />
因此才会有这些灰败之气的产生。<b />
洛言感觉自己现在的状态很奇怪,像一团云,又似一缕风,没有实质。<b />
所有的人都对他视而不见。<b />
即便是他站在那些世俗人家的门口,别人也会穿体而过。<b />
没有丝毫察觉。<b />
洛言甚至还实验过,以他现在的状态,在城内的任何地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瞬间抵达。<b />
可只要超出城外的那条河,他就不能继续往前了。<b />
仿佛被限制在了这片地界一般。<b />
颇有一种地缚灵的感觉。<b />
这样的一幕让洛言感到很是熟悉,无论怎么看,都有一种神道修行的感觉。<b />
现如今的常规修行方式,都是以吐纳天地灵气为主要修行手段。<b />
魔道修士这种吸收生灵血气,还有魂灵进行修行的方式。<b />
虽然少见,可在苍梧界的某些地方,还是能够偶尔见到的。<b />
即便如此,这也在正常修士的理解范畴内。<b />
事实上,在很多上古传记的记载中,除去魔道,鬼道等特殊修行体系以外。<b />
苍梧界中还盛行过另外一种修行体系。<b />
那就是神道!<b />
只不过后来却因为某些原因,除却仙道以外的修行体系,都被刻意的打压了下去。<b />
现如今的这种情况,就很像是神道体系,所衍生出来的产物。<b />
毕竟神龛这种东西,太容易让人引发联想了。<b />
一如比丘和尚那般,一眼就能辨出,外在特征明显!<b />
大概又过了几个时辰,码头上突然走过来三个,身穿灰色道袍的道士。<b />
为首的是一位面色红润的中年道人。<b />
左右还各护持着一位,年龄大概在十四五岁左右的少年。<b />
他们的手中都拿着一个铜铃,一把桃木剑,一杆令旗。<b />
紧接着便是很多身穿县衙捕快衣服的人,在封锁河岸线的同时,开始布置道台场地。<b />
上面还放有瓜果香烛等祭品。<b />
更远处的世俗百姓也不嫌恐惧,俱都大着胆子,站在极远处围观这道士施法驱鬼的场景。<b />
显然这样的一幕,对他们来说也感到很是稀奇。<b />
“去兮,去兮,制灵魄离体。”<b />
“往生兮,超汝孤魂鬼魅兮,四生沾恩。”<b />
“尘秽消除兮,九孔受灵返童形”<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