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符文与经书<b />
经过栖霞山玉石广场上的听道,以及演法殿中的观战,洛言深知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b />
见天色还早,遂转头去了藏经阁。<b />
步行约莫一炷香的样子,前方便出现一片阁楼,庭院林立,青石铺路,还有灵药清香,宛如仙境。<b />
直到面前出现了一块大石,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大字。<b />
万法阁。<b />
万法阁又叫藏经阁,只不过是称呼不一样而已,都是用来存放各类玉简和书籍的地方。<b />
检验过身份玉牌以后,洛言信步走了进去。<b />
这是一处超过七层的阁楼,通体晶莹剔透,里面的布置为圆环状,好似一座圆锥形高塔。<b />
仅是第一层的空间,就比分部的藏经阁大了七八倍有余。<b />
里面的藏书星罗棋布,浩瀚的书海,一眼望不到头。<b />
一楼依然是用长方形的书架,上面堆放着密密麻麻的纸质书籍。<b />
几乎还是“传记”、“诗词”、“奇闻”、“地方志”等目类,只不过数量更全,也更广。<b />
大厅的角落处有很多蒲团,错落有序的摆放在那里,还有一些不认识的师兄姐,似乎先他一步来到了这里,正在安静的翻着书。<b />
从二楼开始,整个空间里的布局便有了极大的改变。<b />
所有的功法玉简全都自动漂浮起来,宛如一片片浮萍,排列在半空中。<b />
伸手可碰。<b />
神识浸入,还能直接探知到里面的内容,仿佛没有任何禁制存在。<b />
其实,他的神识只要阅读了玉简中的内容超过五分之一,身份玉牌将会自动划出相应的贡献点。<b />
视为自动兑换。<b />
有点像无人售货的意思。<b />
而且,最为奇异的是,假若洛言身上的贡献点只有一百,玉简就会将那些他能够兑换的术法,按五行、阴阳、奇术等类别自动漂浮到他面前。<b />
假若他挑选了一个五行类的术法,后面就会有一大堆的五行术法自动漂浮过来,然后继续甄选。<b />
特别智能化!<b />
还有就是超出一百贡献点的玉简,则会离他远远的。<b />
距离越远,需要的贡献点越多。<b />
这样安排的好处显而易见,省去了眼缭乱的寻找,可以根据修士的意愿主动挑选。<b />
大厅的顶部还有一颗颗类似星辰般的东西,璀璨夺目,一闪一闪的,这些都是功法玉简。<b />
只不过和之前有区别的是,现在的玉简是按照功法的强弱来排列的,最顶部的那些宛若星辰类似流光之类的功法,是筑基期以后才能兑换的。<b />
那些他兑换不了的玉简,会变成耀眼的星辰悬在上空,美丽而着迷。<b />
最上面的玉简,需要兑换的贡献点不菲,还有修为的限制。<b />
第四层,才是真正的符文区。<b />
踏入到这一层后,洛言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符文能单独的被安放在第四层了。<b />
因为这里不仅有符文的基础入门,还有刻画阵纹的详细介绍,更多的则是那些符文经书了。<b />
几乎都是以符文的形式记载在玉简中的。<b />
刚才看到战场上刘枫等人使用的银色符文,其实是一种雷电神通,只不过是以符文的方式使用出来的。<b />
传说符文是各种法则的一种载体。<b />
只要弄懂了符文的本质,就可以窥得大道。<b />
神通其实就是术法的进阶变种,只不过是掌握了规则的术法之力。<b />
在原有术法的基础上,威力得到成倍的提升。<b />
也因此,所有上乘的术法,几乎都是用符文的形式记载的。<b />
寻常的文字根本录入不了高阶修士修习神通的那种意境。<b />
普通的术法修行,不需要契合大道,只需明白修行方式,找到诀窍,不停的尝试,就可以修行成功。<b />
因而,记载基础五行术法的玉简里面,那些文字,大多是用苍梧修真界常规的文字记载的。<b />
但是那些神通不行,神通涉及到具体的法则。<b />
法则用普通的文字根本记载不了,于是便有了符文。<b />
符文记载的玉简也被称之为经书,非大智慧者不可观。<b />
这个大智慧者指的就是对玉简中的符文,十分了解的人,清晰地明白里面的每一处变化。<b />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虽然基础的符文总数不多,一共只有三百来个。<b />
可这三百来个符文,要用来记录五行术法,日月变化,阴阳风雷,法则演化.<b />
同一个符文,与不同的符文搭配,里面蕴含的意思就会不一样。<b />
‘嗡’的一声,洛言的手心浮现一团光亮,散发着阵阵的荧光,像是一种规则的具现,拥有金属的光泽与质感。<b />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炁’字。<b />
可将这枚符文与别的符文结合后,‘炁’还是那个‘炁’字,但它原本的含义就会瞬间转变成另外一个意思。<b />
可以是风,也可以是雷,亦能代指万千术法。<b />
一个小小的‘炁’之符文,与不同的符文结合,最多可产生超过三百种变化。<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