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岳万里离开之后,王家老二王文虎找到他父亲说道:<b />
“爹,你为什么要答应姓岳的要求?自古种地交租,国府都不干预,凭啥他红口白牙的一张口,王家就得给那些泥腿子让出两成利?<b />
还得交一成的税,这一进一出就是三成利!”<b />
王嘉志冷哼一声道:<b />
“凭啥?就凭他手上有枪!”<b />
王文虎很不服气地说道:<b />
“有枪怎么了?大哥身上也有!<b />
长岭镇是王家的,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咱王家就是不降这两成租,姓岳的那几十条枪还真敢杀人?”<b />
王文虎以前仗着他哥的势力,在长岭镇作威作福惯了,什么时候受过这鸟气;<b />
在他听管家提起之后,连洞房都不急着进就跑过来阻止他爹,他根本看不上岳万里。<b />
王文龙、王文虎都是大太太所生,属于嫡子,未来是要继承王家产业的;<b />
王文龙又长期在外,所以都是他帮助王嘉志打理王家所有的产业,不仅是数千亩田地,还有镇上的一些铺面。<b />
王嘉志听完后就非常不满地说:<b />
“文虎,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用脑子想问题?<b />
我再跟你说一遍,现在是乱世,家族的生存才是第一位的!<b />
王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了上千年,期间有多少豪门望族消失的无影无踪,又有多少强人成为了过眼云烟?<b />
王家之所以能存活至今,靠的不是与人争强斗胜,而是与强者的妥协。<b />
出头的椽子先烂,姓岳的要搞减租减息就由着他搞去,就算让出三成利,王家还有四成,将姓岳的高高兴兴的打发走比什么都好。”<b />
可惜王文虎一句也没听进去,在他看来自己的父亲那一套已经落伍了,只不过王家现在还轮不到他作主,只能先忍下这口鸟气,等他大哥回来再说。<b />
王文虎向王嘉志行了一个礼后就气乎乎的离开了,看得王嘉志其摇头。<b />
一直像影子一样垂手立在一旁的管家王忠信小声地开解他道:<b />
“老爷,二少爷也是为了王家——”<b />
王嘉志将拐杖往地上重重一顿道:<b />
“他是为了自己,朽木不可雕也!”<b />
“忠信,老大现在指望不上,老二又是这番德性,东洋人早晚会卷土重来,看姓岳的架势轻易也不会离开长岭镇;<b />
真正的乱世就要来了,这个家还得靠我这把老骨头去支撑。”<b />
王忠信是王嘉志儿时的玩伴兼书童,家养子,他的父亲也是王家的管家,赐的王姓,是王家的忠犬,也是有一些见识的;<b />
王嘉志拿不定主意的事都会跟他商量,王家诸子的事他不好多说,只好顺着王嘉志的话道:<b />
“老爷,我仔细观察过岳长官带过来的那些士兵,人数虽少,但非常的精干,一看都是上过战场的精锐,绝对不是乌合之众;<b />
我听说整个荷泽都是他们的人,有上千之众,使用的都是东洋人武器,还有一些西洋人的机关、盒子炮。<b />
邻近的几个县也有他们的人,加起来少说也有3千人枪,没有必要为了三成利去得罪他们。”<b />
王嘉志虽然不懂军事,但他懂人性,更懂得在乱世中的生存之道,于是点了点头道:<b />
“忠信,姓岳的是官,不管是乌合之众、还是精锐之师,都是官;<b />
王家是民,民不与官斗,规矩都是由拿刀枪的人定的!<b />
你找个时间,带人抬几扇猪肉送到姓岳的军营去,就说王家虽然不出丁,但出点肉劳军也是本分,收不收是他们的事,我们态度得有,最好让他们收下。”<b />
王忠信微微鞠了一躬后转身离去,王嘉志双眼再次变得浑浊,远远看去就像一位行将就木的老翁。<b />
一连驻地,大队长岳万里正在召集几个军官开会,石塘村因为王家的关系,已经被岳万里确定为减租减息政策推广的试点村,见所有到齐后就说道:<b />
“弟兄们,王家这个堡垒终于拿下来了,长岭镇另外几个乡绅也表示支持在全镇推行减租减息;<b />
打铁得趁热,荷泽的减租减息就从石塘村开始,这是长岭镇最大的村庄,500多户,2千多人。<b />
光良田就有4千多亩,其中9成多属于王家,之前佃户都是交七成的地租,另外还有苛捐杂税,老乡们一年到头剩不下多少粮食,糠菜半年粮是常态;<b />
丰年勉强撑到不饿死,一到荒年卖儿卖女才能度日,想要发动群众打鬼子,首先得让老乡们吃饱肚子。”<b />
连长程翰深表赞同,他是岳万里的铁杆,岳万里当连长时,他是排长;<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