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浦,一处二层民宅的阁楼。<b />
程千帆拿起望远镜。<b />
入眼可见的一大片的日式、西洋结合的建筑群。<b />
这是公大纱厂的‘公大工房’。<b />
他观察的目标是一栋三层假四层建筑。<b />
坡屋面设有老虎窗。<b />
外立面的干粘鹅卵石清晰可见。<b />
可以看见有日军军官进进出出。<b />
这是日军海军陆战队设在公大纱厂的临时司令部。<b />
整个公大纱厂区域都是我国防空军未来之打击目标。<b />
日军在此重兵部署,此外,还特别设有一个大型的军械库。<b />
“情况摸清楚了吗?”程千帆问。<b />
“我们的人只能在外围摸排。”豪仔喝了口水,说道,“整个公大纱厂的外围都已经戒严,有日军和日本特工巡逻,无法靠近。”<b />
豪仔手中掌握了一支由东北流亡学生和上海本地爱国青年组成的外围行动组。<b />
戴春风允许上海特情组扩编。<b />
故而,程千帆一声令下,将这个外围组正式纳入,编为上海特情组情报二组,依然是交给豪仔来领导。<b />
……<b />
程千帆将一张纸条递给豪仔,“你今天下午去汉口路这个地方,见一下你的副组长,这是接头暗号。”<b />
豪仔接过纸条,哭丧着脸,总共三句话,他有八个字不认识。<b />
程千帆骂了句,将纸条的内容说了一遍。<b />
豪仔仔细记住,又一字不落的复述了一遍,掏出自来火,将纸条点燃了。<b />
“记住了?”程千帆问。<b />
“记住了。”豪仔嘿嘿笑。<b />
程千帆摇摇头,让这小子学识字,简直如同要他命,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小子记忆力绝佳。<b />
“日本方面为了提振日侨和亲日分子的士气,安排了一部分记者明天进入公大纱厂访问。”程千帆缓缓地说,“赵义也在其中,这是难得的机会,你叮嘱他小心行事。”<b />
“重点是日军军械库的情况,特别是军械库的防空能力要摸清楚。”<b />
“是!”<b />
……<b />
赵义是戴春风新调派给上海特情组的五名组员之一,此人精通日语,现在的身份是亲日报纸《东亚日报》的记者。<b />
事实上,这五个人都已经以各种掩护身份来到上海一段时间了。<b />
此五人本来是预备调派给上海区的,是戴春风临时决定将五人分配给程千帆的特情组。<b />
迄今为止,程千帆只看过几人的档案,但是,并没有和几人见面。<b />
安全起见,他暂时也不打算和几人见面,而是准备将几人分配到豪仔、李浩以及乔春桃等人的手下。<b />
他决定以李浩、豪仔等人为核心来领导其他组员,尽可能的减少和手下见面,能不见面尽量不见面。<b />
譬如说,赵义目前刚刚被分配的职务便是特情组情报二组的副组长,担任豪仔的副手,因为时间关系,这两人此前还没有来得及见过面。<b />
得知日本方面准备安排日本记者和亲日记者访问公大纱厂,程千帆便神不知鬼不觉的通过坂本良野将赵义的名字加了进去。<b />
“赵义的身份要绝对保密,除了你我,不可有第三个人知道。”程千帆表情严肃叮嘱说。<b />
“属下明白。”<b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