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玄幻奇幻 > 万历明君 > 第35章 疾风劲草,稳中向好

第35章 疾风劲草,稳中向好(1 / 2)

乾清宫,偏殿。<b />

朱翊钧领着吕调阳进来的时候,就看到殿内几人。<b />

除了李太后与朱希忠之外,还有李太后的生父,李伟。<b />

后者,当然是朱希忠进宫时,“顺路”邀请一同进宫了。<b />

见到皇帝进来,除了李太后外,纷纷起身行礼。<b />

即便是国丈,也得乖乖称一声皇帝陛下。<b />

朱翊钧放慢步伐,等人行完礼,这才大步上前,将二人胳膊扶住。<b />

他责备道:“国丈、国公,都是朕的仁爱长辈,私下何必行此大礼。”<b />

李伟不敢受扶,连忙避过,又是一通客气话。<b />

他出身低,半辈子都在山西,四十了才进的京城,口音极重。<b />

朱翊钧勉强才能听懂他在说什么。<b />

干脆一直微笑颔首。<b />

又看向朱希忠,好奇道:“成国公怎么有暇入宫了,身体可好些了?”<b />

成国公身子还硬朗的时候,文华殿廷议,便是作为纠仪官。<b />

后来一场重病,不能履职,便不怎么进宫了。<b />

今日被他指使进宫,面上总得问一句。<b />

朱希忠一身老年病,说话显得很是缓慢:“本是府上的命妇进宫陪太后叙话。”<b />

“但或是陛下登极、太后加位的缘故,让臣这两日身子都好了些,便一同进宫向陛下与太后谢恩。”<b />

朱翊钧连连点头。<b />

难怪先帝说这位成国公生性机敏。<b />

光说话这让人的舒坦劲,就没得说。<b />

李太后看着自家儿子领着礼部尚书来了,心知多半有事。<b />

她叹了口气,朝李伟说道:“阿父,今日先回去吧,过两日得了闲暇再说。”<b />

李伟便要行礼告退。<b />

朱翊钧连忙抢白道:“朕登基后,还未受过国丈耳提面命,今日适逢其会,正好尽亲亲之谊。”<b />

“国丈不妨先去外殿品尝贡茶。”<b />

“朕与母后说上两句,便来为国丈煮茶。”<b />

他让成国公把人一并带进宫,自然是有事的。<b />

怎么能轻易给人放走。<b />

李伟心中意动,连忙看向李太后。<b />

身份高低还是根据地位说话的,虽然身为父亲,但他以女贵,就得对自己女儿言听计从。<b />

见到李太后颔首同意,他才连忙谢恩:“陛下仁德孝悌,臣这就去外殿候着。”<b />

www_Λ n_○<b />

说罢,毕恭毕敬跟着太监往前殿去了。<b />

李伟走后,朱翊钧才不露声色悄声问道:“娘亲,国丈似乎闷闷不乐?”<b />

李太后没好气道:“每次见我,都只知道讨封赏,被我训斥了一番。”<b />

现在有外人,她也不好多说,点到为止。<b />

无奈地摇了摇头后,才看向自家儿子跟领来的吕调阳:“皇帝与吕尚书怎么辍了廷议,联袂寻我来了。”<b />

现在时间还早,按理来说,刚廷议不久。<b />

朱翊钧没直接回答,先示意太监给吕调阳赐座。<b />

而后才叹了口气,道:“娘亲!祸事了!”<b />

吕调阳仔细观察着皇帝一路上的行为举止,现在听了这话,更是无奈地撇撇嘴。<b />

李太后却不知,她些微露出惊容:“出了何事?”<b />

朱翊钧忙道:“娘亲可知左顺门大案?”<b />

“今日竟有左顺门第二的架势。”<b />

“方才廷议上,有数十名言官弹劾冯大伴,我忧心国朝动荡,心中万分惴惴。”<b />

李太后听了这话,自然坐不住。<b />

左顺门案他自然听说过。<b />

二百余名朝臣伏阙哭门,世宗皇帝为了弹压,只能出动锦衣卫,仗杀十余人。<b />

她儿子这才登基,难道就要遇到这一遭!?<b />

朱翊钧继续说道:“至于言官们各种因由祖制,朕也不甚清楚,便干脆请来了礼部尚书,与娘亲分说。”<b />

说罢,他示意一下吕调阳。<b />

与高拱党羽不同,吕调阳在李太后这里,印象分是正的。<b />

再加上冯保经常在他们母子面前,说其人的好话,所以吕调阳在李太后心中,多少算个可以信任的人。<b />

这也是他把吕调阳带过来的缘故。<b />

在李太后面前,吕调阳劝一句,比起高拱弹劾一百本都有用。<b />

吕调阳被点到,自然得表态:“陛下与太后,但有所问,臣知无不言。”<b />

李太后朝吕调阳看了过去。<b />

急切道:“吕尚书,究竟出了何事?”<b />

朱翊钧也附和道:“吕卿,跟太后好好说道。”<b />

又与李太后请示:“娘亲,路上吕卿已经与我说过了,我先去陪国丈。”<b />

李太后了点了点头。<b />

朱翊钧便起身,往前殿去了。<b />

路过时,又朝朱希忠使了个眼色,让他好好助攻。<b />

皇帝走后,吕调阳心中叹了口气。<b />

朝李太后行了一礼,才缓缓开口,一副不偏不倚地样子,将廷上事端,成法因由解释了起来。<b />

……<b />

李伟心情有些急切地在前殿等候。<b />

一口一口茶水下肚,虽是贡茶,却犹如牛嚼牡丹。<b />

他只盼着待会与皇帝奏对,关于他封爵的事,能有个准信。<b />

自家女儿现在得了势,动不动就呵斥他,实在不好沟通。<b />

想必,这十岁的外孙,能够好说话一些吧。<b />

正想着,一道声音从由远及近。<b />

“如何都这么不懂礼数,竟然无人为国丈斟茶?”<b />

李伟抬头一看,便看到小皇帝一脸不悦地走了进来。<b />

看到自己,才转怒为喜,<b />

旋即二话不说,便拿起茶具,要为礼奉自己饮茶。<b />

李伟心中舒坦,面上却还是得推辞一番,伸手去接茶具:“不敢不敢!臣自己来就好。”<b />

朱翊钧强行给他茶杯拿过来,添了一杯,又示意左右退下。<b />

他端起茶杯,递给李伟:“国丈习惯事事亲力亲为,是清苦惯了吧?”<b />

“想朕登临大宝,却差点忘了回报母族,实在是朕的不是。”<b />

两人再度一番客气拉扯。<b />

朱翊钧关切道:“国丈方才,是在问我娘亲封爵的事吧?”<b />

乾清宫现在都是他的人,只要没挥退左右,就瞒不过他。<b />

李伟连忙从座椅上抬起屁股:“陛下,臣并非讨要爵位……”<b />

朱翊钧伸手给他按回了座椅:“国丈,你我骨肉亲缘,不必这般见外。”<b />

“什么讨要这么难听,朕登临大宝,恩荫母族,本就是应有之义。”<b />

这态度,李伟总算感受到了什么叫如沐春风。<b />

他鼓起胆子道:“那陛下,此事现在是什么说法?”<b />

封爵是没跑了。<b />

但封的爵不同,食禄高地也不一样,他就是为这事,探李太后的口风呢。<b />

朱翊钧给自己斟了杯茶,悠哉道:“食禄八百……”<b />

李伟听到这个数字,脸上当即泛起失望之色。<b />

八百石,也忒磕碜了,正常国丈怎么都是一千石。<b />

朱翊钧继续说道:“……是礼部议的,娘亲否了,说怎么也要一千石!”<b />

李伟这才稍稍开霁脸色。<b />

世宗皇帝的国丈玉田伯,乃至于前几天去世的德平伯,都是一千石。<b />

却听皇帝又摇了摇头:“朕没同意。”<b />

李伟愕然。<b />

只听朱翊钧继续道:“一千石岂能彰显朕的亲亲之谊?”<b />

“国丈,等确定我皇考陵址,便让你与朱希孝,主持昭陵修建,完工后,再益禄二百石!”<b />

李伟当即转惊为喜,起身拜倒。<b />

这次,朱翊钧没再拦他。<b />

……<b />

最新小说: 失徨之歌 《平行世界:文明是被圈养的幻象》 我於真理中登神 星穹燃尽 星辰崛起 七轮 协奏短篇集 三界仙缘 四合院:重启人生的烟火人间 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