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结拜的时候,就说过要同生共死,此刻如何能舍弃兄长?”<b />
“男儿在世,无非一个义字,今日便陪兄长赴死!”<b />
“咱不会说话,反正这条命就卖给兄长了。”<b />
“……”<b />
英宣身边大概还剩二三十人,全都是洞庭湖水域的游侠儿。<b />
他们手持武器,把英宣团团围住,试图拉几个垫背的同归于尽。<b />
追来的义军越来越多,有些鸳鸯小队已跑散了,见状立即临时组合结阵。陆陆续续,上百人在此结阵,感觉英宣是个大人物,一旦抓住可比普通溃兵更划算。<b />
英宣确实是大人物,带资进组啊,打下两个县投靠钟相。<b />
钟相称帝之后,封赏各部首领,本来是要给英宣封郡王的。但英宣不想太显摆坚决推辞王号,最后封了个北圣公。<b />
韩世忠和陈子翼在枝江击败的严奇,封号也不过是西圣侯而已。<b />
英宣不忍这些游侠死于非命,推开护住自己的两人,对结阵围困的追兵说:“我是大楚国北圣公,若我投降,可否饶他们一命?”<b />
一个军官说道:“既是什么北圣公,自当押去交给大元帅处置。”<b />
英宣说道:“朱先生大名,我早已如雷贯耳,今日正好去会会英雄。”<b />
游侠儿虽然不怕死,却也不想死,老老实实丢掉兵器,被士兵们集体押回营寨。<b />
“北圣公?”<b />
朱铭仔细打量此人,他对英宣有些印象,是钟相的得力部将,在杨幺做首领前就战死了。<b />
钟相和杨幺起义前期,还是极得民心的。<b />
甚至出现官军劫掠百姓,而起义军拼死保护百姓的英勇事迹。<b />
当时,南宋将领孔彦舟(后来降金)镇压起义,半路纵兵劫掠小镇和乡村。义军将领谢保义虽然兵少,却奋力跟官兵厮杀,村民们也来帮忙。把孔彦舟杀得大败,还抢了官兵战船而实力大增。<b />
“正是大楚北圣公在此!”<b />
英宣已经快站不稳了,拱手说道:“他们都是江湖游侠,请朱先生放其一条生路。”<b />
朱铭见他脸色苍白,伤口流血不止,吩咐道:“把军医叫来,给这位北圣公包扎一下。”<b />
川峡义军已鸣金收兵,正押着俘虏陆续返回,更多民夫被叫回来打扫战场。<b />
朱铭就在旁边坐着,看军医用烈酒清洗伤口,再抹上药膏缠上麻布。<b />
“楚国那边,有四位圣公是吧?”朱铭问道。<b />
英宣说:“一亲王,四圣王,四圣公,四圣侯。”<b />
朱铭微笑:“以南北东西为封号,再加一个圣字,这爵位给得倒是不费头脑。你相信钟相那一套?”<b />
英宣说:“我信均贫富、等贵贱。”<b />
朱铭问道:“也就是说,你不信摩尼教?”<b />
英宣沉默不答。<b />
朱铭又问:“钟相做了皇帝,伱做了圣公,如何能与百姓等贵贱?”朱铭指着俘虏营,“我的烈酒和药膏不够,还要医治自己的士兵。你受重伤能得到医治,其他俘虏却只能简单包扎。别说跟百姓等贵贱,便是跟士兵都无法等贵贱。”<b />
英宣无言以对,只能绕着说:“总归能让穷人过得更好。”<b />
朱铭说道:“我也能让穷人过得更好。”<b />
英宣说:“我读过朱先生的《讨独夫赵佶檄》。”<b />
“可愿归顺于我?”朱铭直截了当发问。<b />
英宣说:“难叛旧主。”<b />
朱铭笑道:“你投效过来,不跟钟相的军队作战便是,今后跟着我一起打官兵。”<b />
英宣还在迟疑。<b />
朱铭指着那些游侠儿:“你若不愿归顺,他们都得死!”<b />
英宣与游侠儿们对视,片刻之后,忍着伤口剧痛跪地:“拜见明公!”<b />
“好!”朱铭高兴搀扶。<b />
不多时,士卒抬着一具尸体回来:“元帅,打扫战场时发现一个大官,之前被尸体压着一直没看到。”<b />
朱铭问道:“这人是谁?”<b />
英宣看了一眼,面色悲痛道:“东圣公夏诚。”<b />
朱铭立即吩咐:“把夏诚的尸体送去江陵,就说我要跟姓钟的谈谈!”<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