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戒律堂弟子一脉所持之法箓“考召箓”,<b />
此箓能够压制同门其他弟子,但对应的,箓中戒律也比其他经箓要得多。<b />
正己者方能正人,持身正大,公允公正者才有资格考算他人之功过,因此“考召箓”中蕴含的戒律比其他经箓多上许多。<b />
同时,一旦持有“考召箓”的符箓派弟子一脉违反箓中的戒律,造成的后果也比其他经箓要严重得多。<b />
轻则法箓自毁,修行路断,重则身陨道消。<b />
又比如,太上正一河图保命箓。<b />
此箓能加持授此箓的符箓派弟子在水法上的修行,令持箓者在水法一道勇猛精进,并且具有御水、梳理水脉、操控水裔的种种神通威能。<b />
对应的,箓中也有平息水患、救治灾民等等戒律。<b />
观中的那位寅山师兄持的便是此箓,近段时间每日奔波于各地,治理水患,梳理水脉流转。<b />
另外还有“九天兵符箓”,此箓具备掌兵之神通威能,持箓者亦有除凶诛逆,甚至保家卫国的戒律。<b />
故有云,<b />
箓者,戒箓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后登真。<b />
不同的法箓有对应的戒律,持箓人只需遵守相应的箓中戒律,以及一些道门通行的规矩即可。<b />
其余的,百无禁忌。<b />
静衍长老最后警示弟子几句后,便带领其余两名长老和九名授箓弟子再拜法坛,一恭送三清和诸天仙真,二拜谢历代祖师庇佑弟子。<b />
礼毕之后,众人便可各归。<b />
徐清回到自己的小院中。<b />
第一时间便是内视己身,心神沉浸入中丹田之中。<b />
原本只有元炁流转和一缕劫煞的中丹田,此刻赫然多了一枚方方正正,形似令牌的经箓——<b />
太上正一元命混沌赤箓!<b />
徐清心神仔细观察这枚经箓,<b />
见其是由一个个真文符字相互勾连、交错、重叠而成,似字非字,似图非图。<b />
徐清心念一动,<b />
方方正正,形似令牌的经箓突然一变,化作一个黑黢黢,深邃无比的“混洞”。<b />
混洞中生出强烈的吸力,将盘踞在中丹田,流转不休的元炁被吸入混洞之中,再吐出时,元炁竟浑厚了几分。<b />
“这就是太上正一元命混沌赤箓能让持箓者元炁浑厚程度远胜于其他修者的作用吗?”<b />
徐清心念闪动:“确实妙用无方。”<b />
有这枚经箓的加持,他炼炁的速度将大大提高,而且往后无需太过顾忌元炁的消耗。<b />
如此一来,以后驱使四尊本命护法神倒不用去计算时间了,法符的使用也能更加放肆一些。<b />
除此之外,太上正一元命混沌赤箓还有什么加持和威能,徐清准备以后再好好研究。<b />
现在<b />
徐清心念再动。<b />
安静悬浮于中丹田里的“混洞”迅速坍塌,重新化作一枚方方正正,形似令牌的经箓,随后再一变,<b />
化作了一张散发着浩瀚气息,萦绕着重重神光的纸页。<b />
这张纸页甫一出现,一股大道韵理立刻在丹田之中生发,光彩夺目,耀耀生辉,演化种种天地生灭,无穷造化之景。<b />
天乱坠,地涌金莲,<b />
并伴有声声宏大的大道之音回荡在中丹田之中。<b />
徐清脑海中的六丁六甲绽放无量神光,落入中丹田之中,形成一个具足神妙威能的阵法,<b />
将所有异象和大道之音禁锢在丹田之内,使之无法外溢出去。<b />
这是<b />
混沌赤书!<b />
那册传说中,发乎于始青之天,色无定方,文势曲折,不可寻详,元始天尊炼之于洞阳之馆,具备无上玄妙的真文!<b />
不对,<b />
不是完整的赤书真文!<b />
据记载,原始炼就的赤书真文共有六百六十八个字符。<b />
而这张纸页上只有不到百来个字符,乃是残篇。<b />
但仅仅是一页残篇,便能引动诸般大道韵理,生出种种宏大异象。<b />
刚才击破三十五尊经箓法相后出现的天劫正是为这个残篇来的。<b />
此等神物显世必然引来天雷,<b />
只不过这赤书真文是由他的经箓变化而成,所以天劫自然而然针对他。<b />
想起刚才的天劫,徐清犹有一丝心惊担颤。<b />
天劫一共降下九道轰烈的雷霆,一道比一道更强,他的十二尊本命护法神拼到最后,只挡下了八道天雷。<b />
最后那一道凝聚了雷云剩余全部威力的天雷几乎有贯通天地之威能,却只余他一人去抵抗。<b />
好在最后他体内的太上正一元命混沌赤箓显化出这一页真文,吸收了大半的天雷威力。<b />
这才让他成功度过雷劫,完成授箓。<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