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时之间,都有些忿怒不出来了。<b />
只觉得异常的疲惫。<b />
大概是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感受。<b />
实在是这明末的很多事情,都出乎了他的所料。<b />
看着是真让人窝心!<b />
但是,模拟器上的画面,却并没有因为朱元璋的难受就停下。<b />
还在不断的显示着种种的画面。<b />
告诉朱元璋,诸多关于明末的事情——<b />
皇太极为了入关,连年侵扰松山、锦州等辽西堡垒。<b />
崇祯十三年七月,洪承畴率五万人从宁远驰援祖大寿驻守的锦州。<b />
与清军激战后败退。<b />
崇祯十四年,洪承畴又屡次出关救援,打退了清军的进攻。<b />
但锦州仍然在清军的包围之中。<b />
兵部尚书陈新甲,建议洪承畴率大军前往松山、锦州一带决战,歼灭包围锦州的清军。<b />
但洪承畴主张持重,反对急速进兵。<b />
朱由检本来倾向洪承畴的建议,但陈新甲坚持己见。<b />
再加上从宁远回来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也报告清军粮饷不继,每天骑兵只吃两餐,步兵只吃一餐。<b />
陈新甲便加紧怂恿朱由检,催促洪承畴出兵。<b />
朱由检同意。<b />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b />
接着率六万大军进驻松山,加上后续赶来的明军,共计八总兵、十三万兵力。<b />
八月,皇太极亲率三千精骑赶到松山。<b />
并派兵在松山至杏山之间列营,截断明军的联系。<b />
洪承畴派王朴、吴三桂、李辅明等六名总兵率军突围。<b />
被清军歼灭大半。<b />
于是洪承畴与总兵曹变蛟、王廷臣和辽东巡抚丘民仰被围困在松山城中……<b />
崇祯十五年二月,在松山副将夏成德的内应下,清军攻陷松山。<b />
丘民仰、曹变蛟、王廷臣殉节,<b />
洪承畴被俘,后降清。<b />
三月,坚守锦州的祖大寿降清。<b />
此外杏山、塔山二城亦被清军攻陷。<b />
战后,朱由检授意陈新甲与清朝议和,不料和议泄露。<b />
再次引发群臣反对。<b />
陈新甲不但不认错,还自认为有功。<b />
朱由检就在七月将陈新甲下狱,九月杀了他。<b />
皇太极见和议破裂,于十一月第六次发兵入塞。<b />
是为壬午之变。<b />
此次入塞的经过,与之前几次如出一辙。<b />
清军在饱掠数月、攻陷八十八城之后,带着三十六万九千名俘虏和三十二万余头牲畜等战利品扬长而去。<b />
事后,朱由检又杀了两位蓟辽总督范志完、赵光抃来顶罪……<b />
嘭的一声响,朱元璋将一个花瓶丢在地上砸的粉碎。<b />
哪怕是在此之前,他已经决定自己不生气了,只在这里冷眼旁观,瞧着自己的大明如何了就行。<b />
但是,看着模拟器当中所出现的种种画面,还是忍不住怒从心头起。<b />
又一次破了防。<b />
这崇祯,当真不适合当皇帝!<b />
简直就是胡作非为!<b />
从之前的画面当中,看到他催促孙传廷出战,这又催促洪承畴赶紧出战。<b />
什么军事都不懂,就知道在那里催催催!<b />
这样的人,就该把他给弄到前线去,让他亲自去和贼人作战。<b />
不应该高坐龙椅之上。<b />
他连被世人耻笑为乐不思蜀的阿斗还不如!<b />
真要是刘阿斗,也不至于会把事情闹成这个样子!<b />
模拟器上的画面,还在接连不断的浮现——<b />
随着内外两线战事的大溃败,明朝覆亡之象显现。<b />
朝野人心亦日渐离散。<b />
崇祯十六年正月初一日,朱由检照例到皇极殿接受朝贺。<b />
而文班只有内阁首辅周延儒一人,武班只有一名勋臣。<b />
朱由检命开门,进来的朝臣太少。<b />
过了许久才陆续有朝臣匆匆赶来。<b />
凑够了百官中一半多一点的人数,这才勉强举行朝贺礼。<b />
当时的北平城已经流传“鞑子、流贼到门,我即开城请进”之语。<b />
清军第六次入塞期间,朱由检取出内帑数万,发给守城将士。<b />
每人只领二十钱。<b />
守城士兵们弹着钱说:皇帝要性命,令我辈守城。<b />
此钱止可买五六烧饼而已!<b />
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检迫切渴望尽快扭转局势。<b />
下令以一万两黄金,以及侯爵来悬赏李自成的首级。<b />
以五千两黄金、一品大员的官位,和锦衣卫指挥使的世职来悬赏张献忠的首级。<b />
当时,明朝可倚仗的兵力,只有陕西孙传庭和湖广左良玉麾下的兵力。<b />
左良玉虽拥兵二十万,但不仅不能剿灭张献忠,还四处劫掠。<b />
并在崇祯十六年二月威胁南京,索要军饷。<b />
朱由检只能加以安抚。<b />
却对他无可奈何。<b />
张献忠趁机于五月攻陷武昌,沉楚王朱华奎于长江,建立大西政权。<b />
李自成也在襄阳自称新顺王,初步建立政权。<b />
并且提出“三年免征、一人不杀”的口号。<b />
出现了“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b />
“左良玉该杀!!”<b />
朱元璋给出了这样的结论。<b />
但又想到那些忠心耿耿,为国争战之人接连被处死。<b />
反而这个不听调令,烧杀抢掠,还威胁朝廷的左良玉,让崇祯没有什么办法。<b />
还真就是修桥铺路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b />
这大明……赶紧灭了吧!<b />
省得看着让人心烦!<b />
就是不知道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二人,哪个取得了自己的大明。获得了这江山社稷。<b />
不论是让他们谁取的,只要做的不是太差,还是汉人获得江山,那就不算太大的坏事。<b />
这样想着,一个念头突然在心头升起,令他心中狂跳。<b />
这个时候东北那边,可还有着鞑子在的。<b />
可别在今后!这江山让鞑子给获得了!<b />
这样的念头升起之后,朱元璋又连连摇头。<b />
让自己千万不要胡思乱想。<b />
不可能的!<b />
这件事儿绝对不可能!<b />
今后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都必然会和鞑子一战……<b />
从模拟器当中,所看到的画面当中来看到。<b />
只怕李自成取得天下的可能性,要比张献忠更大。<b />
尤其是他喊出来了那样的口号之后,再结合着明末之时的种种乱象,天灾人祸,民不聊生……<b />
在这上面,他基本上可以说是稳赢张献忠……<b />
——朱由检便将力挽狂澜的希望寄托在明朝最后的劲旅,孙传庭统率的秦兵。<b />
任命他为督师,出潼关消灭李自成……<b />
九月,孙传庭进军河南,起初连传捷报。<b />
而皇太极的死讯也在此时传入北平。<b />
朝廷洋溢着国势转危为安中兴,指日可待的幻觉。<b />
然而孙传庭,先是兵败于汝州,接着战死于潼关……<b />
十月,李自成长驱入关占领西安。<b />
进而迅速控制了陕西全境。<b />
朱由检先后派余应桂、李化熙代替孙传庭,但都无兵无饷、一筹莫展。<b />
尽管如此,内阁首辅陈演、吏部尚书李遇知等。仍安慰朱由检,说贼入关中,必恋子女玉帛,犹虎入陷阱。<b />
欲据此为家。<b />
完全误判了形势……<b />
“呵呵!”<b />
朱元璋冷笑出声,不知道是在嘲讽崇祯,还是嘲讽对崇祯说出这些话的大臣?<b />
亦或者是嘲讽他自己,以及自己所创建的大明……<b />
他的声音之中,出现了诸多莫名的感触……<b />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日,朱由检到皇极殿接受朝贺之际,发现只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场。<b />
朱由检便下令鸣钟开门,很久都没人来。<b />
朱由检准备先祭拜太庙再接受朝贺,又发现马匹没准备好<b />
便依然等着受朝贺,随后文武百官陆续赶来。<b />
站朝班时互相乱入,十分狼狈。<b />
同日,北平发生沙尘暴。<b />
而雄踞西安的李自成,也在这一天建国号大顺,年号永昌。<b />
随后挥师东征山西,直捣北平。<b />
在岌岌可危的局面下,迁都南京之议浮上水面。<b />
据说在上年清军第六次入塞时,朱由检就与周延儒商量过南迁。<b />
但被皇嫂懿安太后阻止。<b />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日,左中允李明睿在德政殿接受朱由检召见时,力劝南迁,朱由检亦表赞成。<b />
他希望由重臣来牵头,不过阁臣中无一提议。<b />
正月初九日,兵部收到李自成下的战书。<b />
约定三月初十日决战于北平城下。<b />
朱由检召见阁臣,流泪说道:<b />
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b />
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见于地下?<b />
朕愿督师,以决一战,即身死沙场,亦所不顾,但死不瞑目……<b />
“呸!你这还不是亡国之君?<b />
你就是妥妥的亡国之君!”<b />
朱元璋看着模拟器当中的朱由检,出声大骂。<b />
唾沫星子都喷了出来!<b />
画面还在浮现,显示着这件事的后续——<b />
阁首辅陈演、次辅魏藻德等纷纷请求代帝出征。<b />
朱由检都不同意,最后同意由山西籍的阁臣李建泰督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