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梅殷:臣,死谏!<b />
“母后,父皇去哪里了?”<b />
坤宁宫,朱标来到这里向马皇后行礼问之后,望着马皇后出声询问,显得有些好奇。<b />
话说,一直以来他爹都是醉心于政务的处理,非常勤政。<b />
除了上早朝之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武英殿里窝着,批改奏章,很少外出。<b />
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会吃太正经的饭,只是吃些点心,饼子什么的垫吧一下。<b />
就这还是一边吃,一边听人给他讲历史。<b />
一天到晚安排的满满的。<b />
朱标也知道,自己爹为啥中午不吃太正经的饭。<b />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父皇打小养成的习惯。<b />
寻常人家一天都是两顿饭。<b />
甚至于只是两顿饭,很多人家都要吃不起。<b />
更别说是三顿饭了。<b />
父皇吃的苦是真多,以往经常挨饿。<b />
如今虽早已成为皇帝,可以肆意的大吃大喝。<b />
可他还保持着节俭的习惯。<b />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父皇觉得吃饭太费时间。<b />
耽误他处理正事。<b />
不如随便对付对付了事。<b />
可今天却不一样了。<b />
朱标在文华殿处理了一些政务。<b />
一些地方有些疑惑,拿捏不定,就想来武英殿那里请教一下自己父皇。<b />
结果却发现不见了。<b />
这让朱标分外好奇。<b />
自己父皇在这个点儿,不在武英殿处理政务,也真是稀奇。<b />
问武英殿外守着的宦官,宦官说陛下一早就走了。<b />
并不知道去了哪里。<b />
所以朱标就来坤宁宫了。<b />
“你父皇他去双水村,看有容还有你二妹夫去了。”<b />
马皇后望着朱标笑着说道。<b />
“啥?”<b />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标愣了一下,惊讶出声,显得很是错愕。<b />
这个结果,当真是他所没有想到的。<b />
话说,自己父皇对二妹夫的意见,不还挺大的吗?<b />
母后没经他同意,把二妹给嫁出去,他心里老大不痛快。<b />
按照朱标的预计,自己父皇想要转过这个弯儿,最起码也要个十天半个月。<b />
等到去见二妹夫,或者是二妹夫和二妹前来皇宫拜见之时,父皇肯见他们,那至少也需要半年。<b />
甚至于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做缓冲才行。<b />
可哪能想到,现在不过是这才几天时间。<b />
父皇回京也不过是五六日的时间而已。<b />
怎么现在就去了双水村?<b />
当真是令人意想不到!<b />
“母后,父皇自己到那里去,不会再闹出什么事情来吧?<b />
可别捅了什么篓子,咱们不在那边,没人能拦住他。”<b />
朱标愣了一下之后,忙望着马皇后开口道,带着一些着急。<b />
他可太清楚自己父皇了。<b />
在不少时候,很容易上头。<b />
一旦上头,很少有人能拦得住他。<b />
马皇后闻言摇了摇头笑着道:“没事,那次的事儿已经过去了,你爹这人对梅殷刀子嘴豆腐心。<b />
表面上提起梅殷这孩子,就吹胡子瞪眼。<b />
可实际上心里面,对这孩子重视着呢!<b />
他这个时候过去,就是最大的见证。<b />
如今有容他们两个人已经成亲。<b />
中都城的事,也已经出结果了。<b />
那么再接下来,必然不会再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发生。<b />
梅殷这孩子,也是个明事理的,不会胡来。<b />
上一次,只是中都城上的事,李善长等人闹的太过分了。<b />
权势又大,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们,那孩子才在可奈何之下,闹了那么一出。<b />
现在咱大明,可没有如同中都城那样的事儿了。<b />
就算是想要再闹一出,他也没有理由。”<b />
马皇后说起这话时,还是蛮有信心的。<b />
听了马皇后的话,朱标再一想,也觉得自己母后说的很有道理。<b />
是自己多想了。<b />
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妹夫也成了真正的二妹夫。<b />
成为了一家人。<b />
今后在一起相处,只会越处越亲,绝对不会再闹的如同之前那样喊打喊杀的。<b />
当下又在这里和马皇后说了一些话。<b />
朱标便从坤宁宫离开,接着去处理政务了。<b />
不再多想父皇去双水村的事。<b />
同时也在心里琢磨着,自己什么时候也到双水村那边走一遭。<b />
自己二妹成亲之时,自己不在。<b />
现在抓紧时间,到双水村那边看看二妹他们两个也好。<b />
不仅朱标这样想,马皇后也是差不多的想法。<b />
也在想着什么时候,去看看自己女儿。<b />
以往有容在宫内,陪伴在身边,只要想见,每天都能见到。<b />
现在嫁出去了,一下子倒是觉得身边空落落的……<b />
……<b />
“这道路倒是和得到的情报一样,确实平整,好走。”<b />
朱元璋骑在马上,带着七八个护卫朝双水村而去。<b />
快接近双水村之时,明显感觉到了一些不同。<b />
那就是这路,一下子就变的平坦起来。<b />
休整的很好。<b />
和别的地方的路相比,好上太多,对比特别明显。<b />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并没有穿龙袍,而是换了一身寻常人的装束。<b />
身边陪着的刘英,还有那几个亲军都尉府的人,也都换上了寻常衣衫。<b />
只在内里穿着软甲。<b />
这是朱元璋的主意。<b />
现在不过是来双水村这边一趟而已,看看自己的闺女。<b />
他不想摆什么皇帝的仪仗。<b />
这东西太多太繁琐,速度还慢。<b />
不是什么正经的大事,没必要弄得那么隆重。<b />
当然,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有一个想法。<b />
那就是悄悄的来双水村这里,看看这双水村,和他所得到的情报相符不相符。<b />
想看到最真实的,双水村这边的模样。<b />
若是打着皇帝仪仗而来,动静太大,这边必然能提前得知一些消息,肯定会去进行各种收拾。<b />
这样的话,就和朱元璋的初衷有些相违背了。<b />
看着这明显平坦,又宽阔了不少的道路。<b />
朱元璋暗自点点头。<b />
他倒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b />
这是梅殷出钱,让双水村,还有附近那几个村子里的人修缮的。<b />
虽然当初修缮这道路,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成亲。<b />
但不得不说了,经过了修缮之后,这一段儿路,走起来是很舒服。<b />
而且这道路是大家的,大家伙都要走。<b />
修缮之后,受益的人也不仅仅只有梅殷。<b />
随着临近双水村,朱元璋也放缓了马速。<b />
控制着战马,缓步而行。<b />
并朝着周围打量。<b />
只见两边到田野里,有些星星点点的人影分布其中。<b />
有人在耕地,有的已经开始播种。<b />
好一副热闹而又带着一些宁静的春耕图。<b />
看着这景象,就让朱元璋觉得心里很是舒适。<b />
打马继续前行,很快便一路来到了双水村。<b />
只见这双水村的村头,连接大路的地方,居然有着一个小茶馆。<b />
这倒是让人显得有些意外。<b />
毕竟双水村这里,可不是什么镇子。<b />
所处的地方,也不是什么交通要道。<b />
这种村落,是很少有茶馆酒肆。<b />
因为开到这样的地方,根本就赚不到钱。<b />
而在双水村,原本也没有茶馆,但现在却多出来了一个茶馆。<b />
茶馆不大,但收拾的挺干净。<b />
门口不远处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b />
面带笑容,看着过来的朱元璋一行人,倒是没有出声吆喝着拉客人用茶。<b />
这点倒是和那些城镇之中的茶馆酒肆,有很大的不同。<b />
直到见到朱元璋一行人下马,要往他这茶馆而来之时,这人才忙站起身来。<b />
笑着出声招呼,让几位里面请,坐下歇息一二。<b />
而他则瘸着一条腿,一瘸一拐的帮朱元璋等人,去把马拴在茶馆边上的空地上。<b />
“几位客人要喝点什么?”<b />
栓了马的瘸腿青年人,走进来洗了手之后,又拿抹布将本就干净的桌子给擦了一遍。<b />
笑着望向朱元璋等人询问。<b />
“伱这里都有什么?”朱元璋开口问道。<b />
“喝的话,只有两种。<b />
一个是俺家婆娘自己做的醪糟。<b />
再一个就是粗茶。<b />
吃的话,有饼子,也可以蒸米,还能炒上几个菜。<b />
后面养了几只鸭子,还有几只鸡。<b />
有些时候店里也会有一些野味。”<b />
说罢之后,又有一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乡野小店,没有什么好东西,俺们做饭的手艺也不算太好。<b />
比不上大地方。<b />
不过量是给的足足的。”<b />
听了他的话后,朱元璋显得有些奇怪道:“我看这里偶尔也有些人往来。<b />
你这里怎么不弄一些酒来卖?<b />
应该会有人买吧?<b />
这岂不是能多赚一些钱?”<b />
这瘸腿青年笑着摇头道:“不能卖酒。”<b />
“不能卖酒?”<b />
这青年解释道:“梅先生说,来这边的,大多都是骑马赶路之人。<b />
要走的路途又远。<b />
少喝一点酒倒还行,就怕一些人没个把门的,一下子喝高了,<b />
耽误事不说,还容易出危险。<b />
喝酒不骑马,骑马不喝酒。”<b />
这话倒是听的跟着朱元璋过来的几个亲军都尉府里的人,神情有些异样。<b />
骑马不喝酒,喝酒不骑马,这奇怪的什么破规矩?<b />
还第一次听到。<b />
朱元璋想了一下道:“饭就不吃了,一路赶来倒是有些口渴。<b />
把你的醪糟,一人给我们弄一碗。<b />
再一人来碗茶水喝。”<b />
“好嘞!您几位先稍等,马上就好。”<b />
这人应了一声,忙一瘸一拐的去忙碌去了。<b />
不一会儿,就端来了几大碗醪糟,配上勺子。<b />
随后又端来了茶水。<b />
放在朱元璋等人面前。<b />
人很规矩的来到了门口,不打扰朱元璋等人喝茶。<b />
朱元璋吃了一勺子醪糟,倒是觉得这味道很不错。<b />
一般而言朱元璋在外,是不吃别人准备的食物,只吃自己带的。<b />
这是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b />
他这一路厮杀过来,早已是见多了人心险恶。<b />
深知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b />
但在这个时候,却破了例。<b />
不是说这小店里做的东西有多好,而是说他在这边有探子。<b />
知道这个小茶馆是怎么来的。<b />
也知道这里喝茶不用担忧。<b />
“你们这茶馆没开多长时间吧?”<b />
朱元璋一边吃,一边和瘸腿的青年人唠起了家常。<b />
“客人您好眼光,确实没开多长时间。<b />
到现在为止,不过是半个多月。”<b />
“营生咋样?一天能赚不少吧?”<b />
朱元璋笑问。<b />
“赚不了许多。”<b />
这青年人笑着说的。<b />
“多的时候刨去本钱,能赚个二三十文钱。<b />
少的时候,只挣一两文的也有。<b />
这些天合计下来,一天也就十一二文钱。”<b />
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这已经是顶好的了。<b />
有了这茶馆,家里的日子倒是能过得好上很多。<b />
之前上山打野猪,跌断了腿。<b />
家里穷,没有及时治疗,后面就落了这个残疾。<b />
干不得重活了。<b />
只苦了婆娘和娃子,跟着我受罪。<b />
梅先生来到这双水村后,双水村的诸多事情都变得不同。<b />
水泥厂子开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可以出一人去做工挣钱。<b />
我也想去,但这条腿干不了重活。<b />
只能干着急。<b />
这时候梅先生来了。<b />
俺给出了个主意,让俺在这里开了个小茶馆。<b />
自从有了梅先生,俺们这以往很少有外人来的村子,倒是逐渐热闹起来了。<b />
每一天都有一些外人进来,<b />
比如那些取香皂的,还有一些来送材料的。<b />
还有一些运送水泥的人……<b />
这里离周围镇的子又远,这些人渴了饿了没个正经地方吃喝。<b />
梅先生说在这里开个小茶馆,多少能挣上一些补贴家用。<b />
说着这话,这青年人眼里露出光彩来,满满的感激。<b />
“俺婆娘还有俺,都是老实巴交,没见过世面的人。<b />
哪里懂得经营茶馆?<b />
还是梅先生手把手的教俺们,茶馆的选址,盖茶馆,还有这里面的布置。<b />
包括一些做菜的技巧,都是梅先生给指点的。<b />
还有这里面的桌椅板凳,碗筷,碟子这些,也都是梅先生给出的钱,帮忙给置办的。<b />
要是没有梅先生,这些事俺们可弄不来。<b />
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钱。”<b />
提起这事儿,这瘸腿青年赵二蛋,眼里就满满的都是感动和崇敬。<b />
眼中泛着泪光。<b />
“这钱还不用还,只说是他投资了,合伙和俺们开个茶馆。<b />
今后赚到钱了,分他一半就行。<b />
俺们哪里不知道,这是梅先生在照顾俺,可怜俺们。<b />
俺们双水村这边,到底是积了多大的德,才能迎来这样一位心善,有本事的大贵人!”<b />
这些事朱元璋通过探子,在此之前便已经知道了。<b />
可知道归知道。<b />
这个时候来到双水村,见到了当事人,听到了对方亲口所说的这些话后。<b />
心里还是升起了诸多的触动。<b />
该说不说,梅殷混账小子,在这些事情上干的是真不错。<b />
并没有只顾着自己发财。<b />
他富裕了,也能适当的去照顾一下周围的人。<b />
这是极为难得的。<b />
吃了醪糟又喝了茶,进行结算。<b />
这茶馆的物价是真便宜。<b />
茶水是一人一文钱,可以随意喝,一碗不够还可以接着加。<b />
醪糟的话,因为是用江米做的,所以要贵上一些。<b />
两文钱一碗,不可续杯。<b />
结算了钱,朱元璋一行人便出了这路边的小茶馆。<b />
去把马给牵了过来。<b />
没有再骑马,只是牵着马而行。<b />
走在路上看着这双水村,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舒服。<b />
不是说因为有着梅殷和宁国公主二人在这里,才产生的一种心理错觉。<b />
而是这里真的让人舒服。<b />
朱元璋,刘英等人看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到底是哪里让人舒服了。<b />
干净!整洁!<b />
从别的村落过,地上道路两旁多是枯草。<b />
道路之上有着牛粪,鸡粪痕迹,以及其余等诸多脏乱的东西。<b />
一看那道路,就知道也不知有多久没有人清理过。<b />
而双水村这里都不同。<b />
村里的路上,被清理的干干净净。<b />
路两旁,也都很也被清理的很干净。<b />
村中的道路,修整的很平整。<b />
更是没有污水横流的景象。<b />
这种干净,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里舒服。<b />
往前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那里拿着扫帚在这里清扫道路,扫得很认真。<b />
“老人家,您这挺辛苦啊!<b />
村里面有您这样的勤快人,这村里看起来真干净。”<b />
朱元璋走上前去,笑着和这老太太打招呼。<b />
听到了朱元璋的话,老太太停下手中动作,显得有些不好意思。<b />
“当不得贵人您这样夸。<b />
俺可没那忙勤快,这都是梅先生给俺掏了钱,让俺每天把村里的路,给打扫一下。<b />
一个月一百文钱呢!<b />